5月躉售物價 終止連14漲
2019/06/06 11:17
工商時報 于國欽/台北報導
行政院主計總處5日發布物價統計指出,受全球景氣趨緩,國際農工原料行情走跌影響,5月躉售物價(WPI)終止連續14個月上漲,較上年同月下跌0.23%,此一跌勢雖將影響未來消費者物價走勢,但研判還不至於演變成通縮。綜合統計處專委徐健中表示,受蔬果、家用瓦斯、外食等價格上漲的影響,5月CPI年增率0.94%,創下近七個月新高。
雖然,CPI漲幅略高一些,但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僅小漲0.70%(年增率),創下近33個月最低,徐健中表示:「這顯示當前物價,仍屬溫和平穩。」雖然與消費者相關的零售價格呈溫和上漲,但衡量廠商出廠價格的躉售物價(WPI)卻終止連續14個月的上漲,於5月出現下跌走勢,年增率-0.23%。
五月份消費月增率。(圖/行政院主計總處)
徐健中表示,中美談判陷入僵局,導致全球景氣趨緩,需求下滑,影響所及,國際油價震盪,基本金屬價格走跌,相關國際農工原料行情也呈跌勢,以致我國5月進、出口及國產內銷物價紛呈下滑,綜合前述三項物價而成的躉售物價(WPI)年增率,因而由正轉負。
WPI衡量廠商的進貨成本,CPI衡量市場的零售價格,前者是後者的領先指標,如今WPI下跌是否會促使CPI下滑而形成通縮?
徐健中表示:「依主計總處估計,WPI領先CPI兩季,確實會影響CPI,但依日前公布的預測,今年通膨率仍有0.71%,研判應不至於出現通縮。」不過,他也認為國際情勢詭譎多變,美國會出什麼招大家都不曉得,因此未來物價走勢,仍須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