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探險家馬中欣 憑雙腳走遍200國

2019/08/04 17:03

世界日報 記者高梓原/西柯汶納報導

明代旅行家、探險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用雙腳縱遊中國大江南北,跋山涉水歷經險境,最終著成科學與文學價值並存的「徐霞客遊記」流傳於世。可在交通便利科技發達的當今社會,鮮少再有人願意以身犯險,徒步走天涯,去體驗人跡罕至的大漠、去穿越危機四伏的叢林,旅行的定義也因此變得越發模糊,漸漸的在人們印象中與「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遊玩經歷如出一轍。

 

來自台灣的美籍華人,被譽為華人環球旅行探險家的馬中欣,用30多年背包客徒步環遊世界的經歷,將旅行重新定義。如今足跡遍佈五大洲四大洋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並用鏡頭記錄下無數珍貴圖片,同時完成十餘部旅行相關著作和大量遊記。「分享與責任」是馬中欣對旅行真正含義的認知,「再走20年!」則是他「生命不止,腳步不停」的誓言。

 

華人環球旅行探險家馬中欣。 記者高梓原/攝影

1942年出生於蘭州的馬中欣,幼年隨家人移居台灣,後移民美國。他表示,踏出徒步旅行第一步是在1975年,年輕時就喜愛冒險、喜歡戶外運動,那時經常登山,身體過硬,也結識了不少有共同愛好的好朋友。

 

1970年代,很多背包客開始到台灣徒步旅行,機緣巧合中認識一位美國背包客,他的許多有趣見聞令人心之嚮往,所以1975年,終於下決心嘗試第一次背包徒步出遊,那一年便去了日本、香港、泰國和菲律賓徒步旅遊。

 

雖然第一次旅行並沒有遊歷懸崖峭壁的險要地勢,但首次背包客之行成功,讓馬中欣不僅建立信心,也從此再也未放下行囊。從1981年開始,他用了25年時間深入中亞、南亞、歐洲、非洲、南美,先後遊歷尼羅河、亞馬遜熱帶雨林、南極、北極、撒哈沙漠拉以及喜馬拉雅山;1994年、1996年,他兩次受中國國家海洋局邀請,加入中國南極考察隊前往南極長城站與中山站探險考察,2013年他又完成了北緯40度線徒步環繞地球一周的壯舉。

 

在路上,馬中欣不僅創造了自助旅行一次又一次的「第一」、「首次」,也經歷過無數生死一線危急時刻。馬中欣透露,1999年在巴西亞馬遜探險的旅行中,必須要經過南美洲毒窩之稱的銀三角地區,那個位於哥倫比亞、秘魯和巴西交界的地方,毒品氾濫、黑幫四處可見。「記得當時從秘魯出境,一位邊防警察都對自己的行為感到費解,並多次表示一定要注意安全」。

 

他說,真的到達銀三角之後,才知道什麼叫恐怖,在位於哥倫比亞的一個小鎮中,所有旅館幾乎都空無一人,「從前台領了房間鑰匙開門,可一拽門,門就自動打開,根本不需要鎖」,後來詢問旅館工作人員,這才知道,由於旅館年久失修又鮮有旅客,每一個房間都是如此。後來,又碰到販賣海洛因的黑幫分子,為了保命,在旅館工作人員建議下,不得不拿一點錢意思意思買了一些,隨後趕緊在途中扔掉。

 

2015年年初,正是伊斯蘭國瘋狂報復美國期間,從埃及傳出21名基督徒遭IS斬首的事件,令世界譁然。但馬中欣卻因為捨不得放棄計畫兩年有餘的旅行,毅然隻身前往。他說,當時許多美國的親友都非常擔心,甚至有人認為這一次分別是永別。到了埃及才知道,除了開羅和亞歷山大這兩個大城市,還會對美國人相對友好,其他郊區和小城鎮幾乎都可能潛伏著IS分子,如果不小心暴露是從美國來,隨時都可能有身首異處的風險。

 

他說,那時埃及全境幾乎都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每一次從鄉村穿過都有軍警把守,最令人擔憂的是,根本不知道這些人當中是不是有IS分子。為了不暴露身分,沿途每一次過安檢都要使用台灣護照而非美國護照,現在想一想,幸虧檢查人員不知道還要審核簽證和出入境紀錄,否則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一路上數度和IS的武裝分子擦身而過的馬中欣,最終親眼見到了法拉福拉白色沙漠,也了解了當地許多風土人情。

 

「我認為我還要再走20年」,談到未來的目標馬中欣如此說道。提及旅行最開始是因為有趣和可豐富人生閱歷,這期間分享快樂,分享知識,便是旅行的意義。但當走的地方多了,經驗豐富之後,旅行就變成一種責任,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他人,特別是在旅途中遇到的問題、吃過的虧,讓後來者旅行更加安全順利,便是旅行更重要的意義。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