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仔番薯的眷村記憶 岡山欣欣市場
聯合報 記者劉學聖 王彥鈞 林澔一 林雍琁/高雄報導
岡山欣欣市場是台灣少見的圓形市場,走過一甲子,是當地居民採買日常所需的好去處,但由於市場老舊面臨拆遷,市場建築已在今年六、七月時拆除。在最後營業日的這天,不少攤販已經沒有營業,更有不少店家忙著收拾平常做生意的工具,攤販的吆喝聲中聽不出傷感,反倒多了一句「最後一天了,多夾一點」的濃濃人情味。
岡山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張允慧說這個市場有滿滿的兒時回憶,圓形的市場繞一圈,每一間都不會漏掉,是一個很有趣的行走經驗,他認為這其實也有某種像「結點」的意義,大伙不分彼此在這裡互動,所有的情感交流都在這裡匯聚。
欣欣市場營業的最後一天,閉店前攤商與民眾站在市場招牌前大合照,為這走過一甲子的市場留下最後倩影。圖/記者林雍琁攝影
岡山是一個非常有歷史蘊含的地方,張允慧說鄭成功大將劉國軒的後代曾在這邊屯墾,在這個市場邊還可以看到明鄭時期的古井,且這口古井直徑將近兩米寬,接著在1940年代,日本政府在岡山興建岡山機場、六一航空廠,所以也在這裡興建了大批的眷舍,大概約有三百棟的房舍,欣欣市場就是這三百多棟房舍中的一個消防池。
當時岡山劉厝的居民常常推著擔子到這個消防池做起日常買賣,張允慧表示攤商愈來愈多之後,於民國48年,大家集資做了一個環形的頂棚,即欣欣市場中的木構行架,但隨著市集聚落日漸成形,可擺攤的位置愈來愈不夠,因此攤商們再把中間的消防池封起來,加上中間的頂棚,因而形成這座獨特的圓形市場。
從小就在市場做生意的菜販劉奶奶回憶小時候的過往,她說做生意不會講國語就用台灣國語,那個時候交易都只有角,不然怎麼辦,說完便爽朗地哈哈大笑;市場內知名的鴨肉羹老闆娘王小姐說市場拆遷,汗水跟淚水都來了,真的很不捨得,而肉鬆店老闆曾良職則說就像畢業,把它當成一個段落,大家短暫的分開以後,再重新相聚,也許感情會再更進一步。
最後營業的日子,不少人特地跑回來品嘗這熟悉的眷村味道,其中民眾鄭文彰當天才知道從小吃到大的市場要拆遷了,當天他帶著妻子與兩個女兒一家來吃午飯,他說還好有趕上最後一天,笑說要跟店家拍照留念;四川麵館老闆曾定華感嘆地說,看到大家搬遷真的滿不是味道的,從小到大的回憶也許就沒有了。
達達的機車引擎聲漸遠,市場內攤販做生意的燈一盞一盞地滅,近午時分,這是店家們最後一次在市場內閉店,突然一聲吆喝「來哦,拍照」,店家一個一個放下手邊的工作,笑說要拍畢業照,他們穿著自己工作幾十年來最時髦的裝扮,跑到市場招牌處排排站,就連零星買菜的民眾也一起入鏡同樂,一、二、三,按下快門的那一刻,記錄了老眷村的舊時光,也為那記憶中的黃金年代畫下句點。
攤商與歷史工作者站在市場招牌前,向老市場致敬。圖/記者劉學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