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籲垃圾減量 反對處處焚化爐
2025/01/10 10:05
聯合報記者李柏澔/綜合報導
環境部長彭啓明與地方縣市環保局長共同宣示,2026年底前,透過掩埋場的整理整頓、覆土、打包及防災等措施,解決全台垃圾山。不過環保團體直言,環境部不應只是強調掩埋和打包,也反對焚化爐遍地開花的作法,源頭減量才是垃圾處理的最大關鍵。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焚化爐如果要興建,期程可能會拉到6年,所以增建焚化爐的作法緩不濟急,而是要回歸到既有的處理設施,如果垃圾源頭不減量,很難在兩年內就解決垃圾山,目前堆置垃圾量約74.5萬噸,但如果把已經壓縮打包的垃圾量也算入的話,共約100萬噸。
謝和霖說,焚化爐每年正常焚燒營運天數約330天,100萬噸如果要在1年內處理完,每天要處理約3千噸,以沒有焚化爐的南投縣為例,南投縣垃圾暫存量26萬噸,露天垃圾約13萬噸,其他縣市1天要留給南投縣的焚燒量能約787噸,如果分3年消化,每天約260噸,因此3年可能會是比較合理的目標。
謝和霖說,未來幾年能處理垃圾的焚化爐會愈來愈多,但既然目前垃圾堆置壓力已經開始減緩,政府就應該要好好把施政資源挹注在垃圾減量和循環利用,否則只會造成更多環境問題和民意反彈。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指出,垃圾山問題凸顯的是垃圾生產過量,環境部不應只是強調掩埋、打包,更重要的是要同步提高重複使用的政策與經費,才能真正減少廢棄物;同時,環境部除了要求民眾做好垃圾分類,也應針對焚化設施訂定總數上限,創造有利減量、循環的環境,不然廢棄物問題演變成處處焚化爐,形成下一個環境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