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病、不吃飯…獨居老人漸進式自殺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中秋節快到了,台南市衛生局與華山基金會都發現,過節的團圓氣氛往往讓獨居長輩觸景傷情,甚至因心情抑鬱走向絕路。除了仰藥等激烈方式,還有不少選擇「漸進式自殺」,生病不去就醫、拒絕進食讓自己身體衰弱,令人心疼。
台南市衛生局心理健康科科長陳月英表示,衛福部統計,民國100年,台南市有88位65歲以上老人輕生,103年降為81人,另衛生局統計,去年輕生老人為71人,今年1到6月有49人,其中以久病厭世、憂鬱症為主要原因。年節前夕、季節轉換時期,也是自殺高峰期。
但老人以不看病、不進食,放棄生存念頭的「漸進式自殺」,死因卻歸類在疾病、自然死亡,成為老人自殺的黑數。華山台南中西區站長蘇妘芸表示,有些獨老聽到年節消息,第一個反應是傷心:「年紀大,一個人住,身體都沒效了,乾脆死一死」。
蘇妘芸曾服務一位年逾八旬的鍾姓老翁,以前是大老闆,家中擺滿穿著西裝筆挺和老婆出遊的合照。但在妻子離開,小孩分家後,他獨居在台南市中西區的小套房中,罹患咽喉癌末期且拒絕治療。從175公分的壯漢變得乾瘦,掛在頸側的腫瘤快和頭一樣大,卻始終謝絕所有醫療協助。
今年1月,蘇妘芸與義工前往訪視,鍾應門時半身沾滿膿血。原來腫瘤爆裂,鍾未叫救護車,鄰居也不知情,直到蘇妘芸到訪,才發現狀況嚴重。鍾姓老翁笑說「沒事」,自行進浴室擦洗。蘇妘芸走到床邊,發現床上的血跡濕了又乾,變成一片黑紅色,桌上華山送去的麥片、奶粉,全未拆封,蘇妘芸輾轉聯繫上他的遠親,費盡唇舌將他送醫。2天後,老翁在農曆年前過世。
陳月英表示,若長輩行為舉止突然改變,開始交代後事、贈送身邊物,即要留意是輕生前兆。衛生局在全市多個區設心理諮商站,並推動嘸鬱卒社區,透過憂鬱量表、關懷篩檢提早發現老人憂鬱症。社會局則有關懷據點,透過里鄰長與社區志工協力幫助長輩走出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