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金併 低市值金控被點名
經濟日報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金管會鼓勵金融業併購,擬將金控首次投資門檻降至10%,最快今年第4季,有意併購的金控買家就可大展身手。但專家說,現在是買客戶、非買據點年代,金控出手前,最好確保能「吞得下來」,若併購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太低的標的,自己ROE被「稀釋」,股價也可能下滑。
不過,金控首次投資對象除銀行、保險及券商,還包括金控,像日盛、國票等市值都不到500億元金控,小心自己成為被買對象。中信、玉山、開發及台新等金控,大股東持股不滿 10%是隱憂,但市值夠大是優勢,想吞這些標的不容易。
金管會推行公股及泛公股除外的金金併政策,圖為主委顧立雄。 (圖/本報系資料庫)
金管會鬆綁「金金併」政策,劃出「公股及泛公股」是不能買的底線,金融併購以「民民併」為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言明在先,此次只放寬「以金控為主體的併購」,16家金控排除公股和泛公股後,剩國泰金、富邦金、中信金、玉山金、開發金、元大金、台新金、新光金、永豐金、日盛金、國票金(依市值排名)11家民營金控是潛在買家。
若扣除金控旗下銀行及五大外銀子行,現共12家民營銀行,京城銀、台中商銀、聯邦銀、遠東銀、安泰銀、王道銀六家上市,陽信銀、板信銀、三信銀、瑞興銀及華泰銀五家自信合社改制為商銀,在興櫃且拿到上市核准函為上海商銀。
其中,京城銀及上海商銀ROE都逾10%,尤其上海銀市值已逾1,500億,要拿10%股權,口袋要深,且大股東持股集中,雖規劃年底前上市,釋出小部分股權,市場上也很難買到10%。
壽險業還未入金控的有南山、三商美邦、全球、遠雄及宏泰人壽,但南山人壽股權被限定十年不能轉讓,縱然解禁,4兆資產非等閒之輩可以拿下,三商美邦、全球人壽都曾有釋股傳聞,是可能考慮對象。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分析,數位金融年代,許多交易早已「上線」,併購時,「買客戶比買據點」更有價值,例如買家本身若以消費金融見長,併購對象若有大型企金客戶,就可加分;其次,金控投資一定為併購並納為子公司,不會做純財務投資,發動併購後,前提一定是儘快吃下,免傷及自身股東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