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會會長許勝雄:錯失現在 台商20年不再回來
工商時報記者譚淑珍/台北報導
製造業再回台灣,三三會會長許勝雄直言,此時此刻,是最佳、也是唯一的機會,政府應把握機會提出明確的誘因,並拉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否則「錯失現在,往後20年,台商都不會再回來」!
許勝雄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他百思不解、也想不通,「美國憑什麼可以讓製造業回流,台灣又憑什麼製造業不回流?」擺在眼前的現實是,大陸沿海的台商因大環境變遷等主客觀因素,無法再成長、茁壯,進而開始選擇新的布局。
三三會會長許勝雄收藏各種羊:圖像羊、雕刻羊、絨毛布羊...,共有2千頭羊,羊群中,藏了一對豬。圖/顏謙隆
關於許勝雄
在這樣的局勢中,許勝雄擔心,政府如果只是將「投資台灣」停留在「思維」的階段,而沒有具體行動、也沒有落實的方案,如果台商因此沒有選擇回到台灣,「他們走了,20年不會再回來了!」
在投資台灣的課題上,他相當肯定行政院長賴清德願意面對產業界「五缺」的難題,也一步步的處理,但是,相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為了讓製造業重返美國,都「敢」提供稅負減免、企業降稅等措施時,台灣為什麼不能?
許勝雄認為,政府應該要有美國同樣的思維觀念,直白的講是:「偷雞,都得蝕把米!」但是,他不懂為什麼政府沒有傾國家的力量把產業、把台商誘導回到台灣來投資?為什麼政府的招商引資的力度,不能產生更大的誘因?
製造業若要重返,他不認為美國適合,台灣反而比美國更有條件,台灣產業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非常優秀,不但擁有與國際接軌且相當好的生產體系,國際化、全球布局的程度又高、又有國際化的經營人才,如果政府能夠將環境塑造出來,產業就可以在全球製造所有的半成品、在台灣製造關鍵零組件、組裝,再銷往全球,台灣產業將擁有全球最佳的競爭力。
但是,美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許勝雄直指,問題在政府,政府需要有很大的決心,政府需要有很大的魄力、不怕被批判,「抗壓性,要很強、很強!」
他以台語「手中鳥,抓緊了怕捏死,鬆開了,又怕鳥兒飛走,」形容政府的心態與處境:怕媒體批評、怕弱勢團體不高興、也怕學者的批判。於是,投鼠忌器,政府為了少被批評,就很難形成一個可以被有效執行的政策。
許勝雄舉例指出,因為企業降稅,會被社會輿論罵,所以,政府就把稅提高了,自然就不利於投資。他忍不住問道:「為什麼會把營所稅提高?這很奇怪!」美國都在降稅,台灣卻是背離世界的潮流加稅。還有,台灣的勞動、外勞政策是否足以支撐24小時生產的產業結構與生態?
他覺得,台灣現今整體社會的氛圍是,大家都談服務業,如果台灣重新搞製造業,就會有人有意見,認為怎麼還會有人想要製造業回台灣?這也是他百思不解:好像台灣不應該再發展製造業了。問題是,如果製造業現在不回來,到美國、到東南亞、甚至到非洲後,未來20年都不會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