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秀川人 找回老三峽
2015/11/03 09:42
記者謝幸恩/新北報導
三峽秀川里清水街為三峽最早開墾地區,永續三峽環境文化工作室發起人林炯任為帶動當地發展,向文化部申請「在地美學生活」專案補助,北台灣僅萬華、三峽、關西、新竹入圍,未來將舉辦生活藝術節、在地協會扎根文化,盼找回往日的沿河聚落樣貌。秀川里清水街位於祖師廟東北方,1755年出現移墾紀錄,可追溯至清乾隆時期,先民沿著三峽溪「逐水而居」,水運優勢也替三峽帶來榮景,形成北台灣少有的沿河聚落。
1933年三峽拱橋落成後,宣告三峽水運時代的結束,三峽發展也從左岸跨到對岸,加上新市鎮、大專院校引進外來人口,秀川里清水街雖富有在地風土氣息,卻跟不上時代腳步,日漸被遺忘;林炯任從桃園來到三峽教書,不捨耆老故事、百年工藝隨著時間消逝,便著手保存相關文史。
林炯任也說,三峽藍染失傳70年,造訪全台師傅、重建染缸,方找回引以為傲的「三峽染」。此外,為證明「三峽不是只有老街」,他今年申請文化部「在地美學生活」專案補助,以位於清水街的古蹟宰樞廟為主,舉辦「宰樞風華秀川情」生活藝術節。
林炯任說,在地美學生活計畫針對苗栗以北的鄉鎮、社區協會,逾百組團體角逐,最後由新竹竹蓮、萬華艋舺老街、關西石店子69書店及秀川里清水街脫穎而出。
林炯任說,藝術節融合親子藍染、巷弄彩繪、輕文旅,並製作「秀川嬉遊圖」,民眾按圖索驥造訪巷弄內的百年老店,成為「一日秀川人」,為延續效益、活絡社區,將組成「活力三峽協會」,結合北大特區來舉辦三峽走路節、在地食材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