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變藝術舞台
記者陳穎芃/綜合報導
孟買貧民窟搖身一變成為裝置與表演藝術雙年展的舞台,透過當地居民參與藝術創作來反映社會問題並改善現況。
貧民窟變藝術舞台圖╱路透
Getting to the festival entails navigating the crowded maze-like alleys of Dharavi, but visitors are unlikely to be disappointed.
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35歲的印度畫家薩瓦爾(Dilip Thawal)從小生長在號稱印度最大貧民窟的孟買達拉維(Dharavi)。他常在街頭巷尾到處畫畫,但從未想過有天他的街頭創作能成為當代藝術展的一部分。
薩瓦爾表示:「我哪來的錢租藝廊辦展?」他平日勉強靠一些小型商業藝術案件賺取微薄報酬,例如替婚宴會場佈置彩粉,因此當他獲得機會參與達拉維雙年展時喜出望外。
這場名為《陋巷雙年展》(Alley Galli Biennale)的活動讓薩瓦爾生平第一次嘗試油畫創作,而他的畫作被收錄在「達拉維的醫療者」系列作品集當中,旨在透過繪畫呈現貧民窟醫生及民俗醫療人員的工作實況。
以創作凸顯社會議題
陋巷雙年展共同策展人達魯瓦拉(Nayreen Daruwala)表示:「這類社會議題通常很難透過藝術品呈現。」然而,以貧民窟生活環境為創作靈感正是陋巷雙年展的宗旨。
今年剛邁入第2屆的陋巷雙年展自2月中到3月初舉辦為期3周的展覽及表演活動,除了薩瓦爾參與的系列之外,還包括印度文版舞台劇《陰道獨白》演出,另有利用當地特有素材創作的各種裝置藝術。
參與雙年展的藝術家與表演者在創作期間都有來自貧民窟的導師與專家一起合作,讓創作主題聚焦營養不良、結核病、家庭暴力及女性健康等貧民窟居民所處的生活困境。
以其中一系列主題《希望與危險》(Hope and Hazard)為例,當地藝術家使用回收油桶製作的大型裝置藝術反映貧民窟居民靠回收破銅爛鐵維生的經濟現況,以及日常生活中暗藏的危險。
共同策展人奧斯林(David Osrin)表示,參與創作的藝術家必須使用達拉維當地取得的素材加以發揮創意,例如《Still Life》系列主題使用上千個外科玻璃藥瓶製作成孕婦外觀的裝置藝術,旨在凸顯達拉維藥瓶清洗場對貧民窟居民生計所扮演的重大角色。
兼具社區參與意義
另一項裝置藝術則是集結達拉維當地建築工、焊接工、木工及水電工等技師合力創作的意象家具,原料包括廢棄冰箱背後的線圈及其他回收廢料。
號召貧民放下手邊賺錢工作加入藝術創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陋巷雙年展是由15年來致力改善貧民窟婦幼健康的非營利組織「營養教育健康行動協會」(SNEHA)主辦,也因此受到當地居民熱烈支持。
奧斯林表示:「這場雙年展若沒有當地社區參與就失去意義。探討家暴的藝術創作若不能實際讓家暴受害婦女獲得幫助,那麼意義何在?」
身為營養教育健康行動協會創辦人之一的達魯瓦拉表示,這場雙年展自創作到展出都在達拉維貧民窟進行,這段期間藝術家與工作人員每天在巷弄間穿梭,但當地居民並未因此反感,甚至還有「許多人主動要求參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