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廢除核武 ICAN獲和平獎

2017/10/07 09:56

記者王嘉源/綜合報導

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6日揭曉,由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獲殊榮。ICAN過去10年來致力於讓核武走入歷史,也是今年122國通過《禁止核武條約》的重要倡導者。而在北韓核危機日益惡化、伊朗核協議可能被廢的情況下,今年和平獎更有意藉此凸顯核武對世界的持續性威脅。

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執行總監費恩女士(右)和同僚霍格斯塔(左)得知該組織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在瑞士日內瓦的辦公室歡欣慶祝。(路透)

籲擁核國 懸崖勒馬

ICAN執行總監費恩(Beatrice Fihn)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皆心知肚明「核武是非法的」,擁有、發展及揚言動用核武都是非法的,「他們必須懸崖勒馬。」

費恩說:「我們要對所有擁核國家,包括北韓、美、俄、中、法、英、以色列乃至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傳遞非常強烈的訊息,那就是威脅(動用核武)殺死平民是不可接受的。」

ICAN於2007年正式在維也納成立,總部設在日內瓦,它由許多草根非政府組織組成,現於全球101國有468個組織夥伴。其獲獎理由為「警醒世人動用核武帶來的人道災難後果,以及對達成禁止核武條約所做的突破性努力」,ICAN可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約台幣3346萬元)獎金。

超級任務 尚未完成

今年7月7日,聯合國在122個會員國的贊成下,破天荒通過了《禁止核武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不過,全球9個已知擁核國皆未參與相關談判,因此這項條約泰半只具象徵意義。費恩說,「我們的任務尚未完成……除非核武消失,否則這任務不算完成。」

費恩指出,近來朝鮮半島核危機甚囂塵上,美國與北韓相互叫陣不斷升級,不啻是「一記警鐘」。她說,全球核武數量多達約1.5萬件,「核武有讓世界消滅之虞」,「只要它們存在,風險就在,終有一天我們的運氣會用盡。」

伊朗外長 諾獎遺珠

本屆和平獎得獎呼聲最高者,原本為促成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伊朗外長札里夫與歐盟外交事務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茉格里尼。但結果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把獎頒給知名度相對不高的ICAN,也因此引發了國際議論,認為該委員會可能是不願表揚伊朗政府對核協議的角色。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