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照護做得好 長照資源花費少

2016/12/27 10:46

倪浩倫/台北報導

87歲的鄭爺爺,數年前受喪妻、重聽等打擊,一度把自己鎖在家內,不願與人接觸,有次無意間接觸到社區關懷據點,對其舉辦的活動相當感興趣,逐漸增加參與的頻率,從不愛與人講話,到現在常上台表演,這個轉變讓照顧他的女兒相當感動,也減輕不少壓力。

社福團體認為,老人多走出門活動,能減緩失能、降低長照、醫療負擔(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醫療進步加上少子化影響,我國目前有293.8萬名長者,占總人口12.51%,相當接近「高齡社會」的14%;且根據估計,10年後更將來到20%,等於每5人便有1名老人,增進長者的健康照顧問題刻不容緩。

社福團體認為,若能鼓勵健康、亞健康老人,多走出門參與活動、與人互動,能減緩失能、失智速度,降低長照、醫療的負擔。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淑惠說,長照2.0明年上路,但如何延緩長者因失能成為「服務對象」相當值得重視。目前衛福部在全國設有約2500多個「社區關懷據點」,每周舉辦2~5次健康促進活動讓社區長輩參與,參與意願高。

吳淑惠說,據點志工會帶長輩進行做操、遊戲、種菜、繪畫等活動,來增強肌力和骨骼強度,減緩因跌倒受傷而失能的風險,並透過不斷腦力激盪來延緩失智。

根據觀察,這一代老人仍相當有「守望相助」的鄰里觀念,不僅會呼朋引伴到據點參加活動,「若發現有人出席頻率減少或一直缺席,還會主動關心。」進而通報長照系統,評估是否需提供服務。

普及照顧政策聯盟發言人林綠紅說,對於現今的銀髮族而言,「亞健康」族群的處境最辛苦,他們因為身體已逐漸衰弱,但又未符合長照資格。她說,對一些接近失能的老人,會因容易跌倒、無力做家事、體力流失而懶得出門,導致加速失能,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

林綠紅建議,政府應補助亞健康族群「到宅服務」申請,協助長者清潔環境、處理較繁重家事,並介入陪伴長者外出就醫與活動,不僅生活品質能改善、失能時間也會延緩;她並補充,由於許多失能長者排不到日照中心,會轉往日間托老機構,進而使得亞健康族群的申請名額受到一定壓縮。

吳淑惠強調,政府若能投入更多資源在前端的健康促進,減緩民眾因失能、失智成為「長照服務對象」,一定能降低長照、醫療的負擔。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