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大溪檔案」變機密 不得借閱

2016/09/25 09:38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隸屬總統府的國史館於政黨輪替後,先傳出禁止大陸與港澳學者查閱資料,最近又傳出原本完全開放的蔣中正總統「大溪檔案」,有學者要查閱抗戰時的資料,遭館方以「國家機密」理由打回票。這些距今七十年以上,甚至部分還曾發行紙本的檔案,如今突然變成不得借閱的機密,許多學者與研究生頓時傻眼,不知該怎麼作研究。

國史館閱覽室過去對所有中外人士開放,可在現場電腦螢幕觀看電子檔案。不過,近日國史館卻改為必須提前申請,部分申請調閱的檔案還因為「國家機密」而拒絕提供。

館方表示,依照國家機密保護法規定,機密文書的解密作業由原機關進行,國史館沒辦法逕行解密。

中興大學歷史系主任李君山說,有學者想調閱民國廿六年八月,抗戰初期史料,例如,戰況指示、國民政府向蘇聯買武器等,館方都表示無法提供。這些檔案開放多年,早被兩岸與海外的學者閱覽抄錄,寫出大量學術著作,館方前幾年還將部分檔案編印出版,如今卻變成機密不得開放,非常意外。

政大歷史系教授劉維開說,歷史學界對此曾發起連署,並與現任館長吳密察溝通。當時吳密察表示,因為必須遵守國家機密保護法、個資法、檔案法等相關法令,文件若未宣告解密,就無法提供。

劉維開表示,據自己了解,國史館所以轉趨保守,是受到檔案管理局的影響。但他認為,依據相關法令,政府檔案除非另有規定,否則到了時限,就自動解密,檔案局不願自動解密,才是有問題。尤其以大陸時期的檔案而言,經歷政府組織多次整併,許多機關早已經消失,現在要找誰來出來宣告解密,也是大問題。

閱讀秘書/大溪檔案 蔣中正文物

「大溪檔案」的正式名稱是「蔣中正總統文物」。內容包括蔣中正北伐、統一、抗戰、戡亂等時期,所留下的函稿、電文、日記、信件、書籍、輿圖、影像資料及文物。

民國卅七年冬天,蔣中正指示將這些文卷資料運往台灣。卅八年移至大溪頭寮賓館,卅九年成立負責存藏的「大溪檔案室」,因此外界至今仍習稱「大溪檔案」。四十二年八月,大溪檔案室改隸總統府。八十四年二月,由國史館奉命接管。

國史館接收後,將這些文物進行除蟲、殺菌等典藏作業,並進行編目、建檔、攝製微捲、影像掃描,逐步對外開放查閱,到民國九十六年張炎憲館長任內全部完成。(程嘉文)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