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籬笆內的生活 桃園龜山憲光二村
隨著眷村一一改建,濃郁到化不開的眷村生活印記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不過這幾年眷村文化開始受到重視,由四四南村到憲光二村的保留與再出發,要讓傳統眷村文化重新在新生活中發酵。(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
小小窄窄的巷弄,是當年孩子們遊戲的地方,也體現了當年眷村生活雞犬相聞緊密依靠的那段日子。
893
-
憲光二村興建於1968年,主要居民為具有憲兵身份的軍士官為主,成員來自大江南北,因此在駐地工作站的辦公室內,就收藏了許多憲兵相關文物。
459
-
憲光二村約為一百戶左右,區分平房、二到三層樓房以及公寓型的屋宅,也就是乙種或丙種住宅,依照眷屬口數來區分,大則兩房,小則一房。只是憲光二村原住戶搬走後,這裡荒廢了一段時間,雖然後續有駐地工作站人員進駐,礙於經費以及人力,還有許多地方尚未修復。
626
-
吊掛在大樹下的鞦韆,讓人思緒蕩回到那段反共抗俄,物力維艱的年代。小朋友不若現在生活有電動玩具、平板電腦以及智慧型手機可以娛樂。但是簡單的遊戲卻也能無憂無慮地玩上一整天。
419
-
憲光二村內憲兵意象的娃娃。
461
-
人去樓空的憲光二村,陽光照樣的映射在牆面上,多了幾分寧靜,但更多的則是孤寂。
634
-
現在只有鄉下地方才看得到的標語文化牆,在憲光二村也看得到。所不同的看起來是重新漆繪而非當年的樣貌。
714
-
當年的門牌還忠實地掛在門上守護著這一家。
510
-
當年植栽的小樹,數十年過去後已經成為遮蔭乘涼的大樹。樹影婆娑卻無人可以樹下乘涼。
693
-
憲光二村因屬於晚期眷村,因此在興建材料上大都是水泥磚造的建築,所以高度上也比早期眷村還要來得高許多。這種樣式眷村在台北市信義區的四四南村也可看到。
939
-
為了維護隱私,三片玻璃的玻璃窗下兩面使用霧面玻璃。
514
-
現在已經越難看到的十字紋霧面玻璃,在當年幾乎是家家戶戶窗戶上必出現的款式。
635
-
憲光二村一景。
540
-
原本巷子沒這麼窄,但是幾乎每戶都是把竹籬笆拆掉後往外推改成水泥磚牆進行擴建,所以巷子也就越來越窄。
1036
-
憲光二村一景。
576
-
鋁製品的便當盒在現代也已經逐漸消失。
392
-
眷村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各省美食與人情味。把小孩託付給鄰居照顧也是稀鬆平常的行為。因此眷村面臨改建時,最不捨的也就是人情味。(翻攝現場展示照)
567
-
憲光二村一景。
687
-
軍人早期薪俸不若現在這麼的好,為了養育一家老小,眷村媽媽拿出絕活,改衣服繡學號只是最基本的功伕。
661
-
小小的和式房間,是臥室更是挑燈夜戰寒窗苦讀的地方。眷村子弟現在在社會各階層上都有一片天。
616
-
重現當年眷村生活一景。
680
-
重現當年眷村生活一景。
428
-
五十多年的老榕樹林蔭蒼翠,一大片廣場是當年眷村人們閒聊午睡遊戲聯絡感情的地方。
1059
-
憲光二村平房型的建築特色主要採用長型大樑貫通式的方式興建,然後再利用牆面隔成一間一間的乙種或丙種不同坪數大小的房子。因此站在高處看憲光二村的屋頂,最大的特色就是一條條連成一片的模樣。
617
-
憲光二村的眷舍有公寓式也有平房式。買賣時大都賣給同樣當憲兵的人。當年都是一樓平房式的樣貌,但是現地卻有二樓甚至三樓的眷舍,是否為自行加建則有待考證。
711
-
憲光二村標誌。
763
-
破敗傾頹的大門。
393
-
憲光二村入口樣貌。
451
-
乙種平房樣貌。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