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一小時—台北青田街周邊散策
台北市青田街、麗水街一帶,曾經是日治時代日人居住的「蛋黃區」,因此遺留下許多日式町屋。有的還有人居住,有的則是荒廢傾頹。深秋午後來到這裡,就請放慢腳步細細品味時光雕琢下的寧靜與美。(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
-
新生南路上的清真寺,是在台伊斯蘭教徒的精神寄託。精緻的圓頂在藍天下讓台北充滿了異國風情。
610
-
偶爾抬頭,青田街、麗水街周邊天空總會發現意想不到的美麗。
468
-
連續的陰雨天陽光終於露臉,午後斜陽的光線讓透過綠蔭映射在斑駁的紅磚牆上,隨著風不斷地變換著琉璃光影。
1312
-
重新拉皮過的老公寓一樓,小小的盆栽掛在厚實簡潔的灰色磚牆上。小小的室外插香的香爐透露出主人虔誠的信仰;保佑一家人平安過日子。
726
-
青田七六斑駁的木窗透露出這棟建築的年紀。現在難以見到花雕毛玻璃隱約透出屋內的溫暖光線。在這個瞬間時光好似回到了七八十年前,那個充滿日台混搭風的年代。
651
-
隨著復古潮流的興起,原本不被重視的老建物重新獲得新生命。只是在餐廳、咖啡廳作為招攬民眾的手段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方式讓這片土地的人更了解這些過往?
464
-
落地的玻璃木格拉門倒映著用餐的人,形成一個好似現實又不現實的景象。
543
-
厚實的青苔恣意的在屋瓦上蔓延,白色的新屋瓦則透露著重生的氣息。
637
-
走過木質地板,嘎嘎作響的聲音迴盪在這個古老的空間內,彷彿提醒過客輕一點,不要破壞了這個大都會中難得的寂靜世界。
548
-
簡簡單單的清水模是現代許多標榜簡約時尚的裝潢最愛用的技法。
753
-
一台台冷氣高掛在紅色二丁掛磁磚上,形成一個特別又彷彿來到香港小區生活中的相同氛圍。
811
-
外凸的陽台玻璃的鑲面,驕傲著向往來的行人宣告,這是一棟身價不凡的高級華廈。
789
-
麗水街上的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在除了維修的工人到此時略顯得有點生氣外,其他時間都是靜悄悄。
1968
-
隱沒在大樓、綠樹圍牆之內的日式老建築,何時可以重現光明沒有人知道,只能靜靜的等待繁華再臨,如同七十年前那樣的景象重現。
709
-
光影交錯的青田街,每一步都是風景。
791
-
機運好的,有人願意出錢出力,就可以回到當年的模樣。運氣不好的,就只能在大雨烈日中逐漸傾頹。
508
-
在一片鋼筋水泥散熱不易的大樓環伺下,冬暖夏涼,透過簡單木片構成的雨淋板日式平房,反而成為許多人期望能夠擁有的屋宅。
1314
-
生鏽的刺鐵絲網,隔絕了樑上君子的覬覦,但也隔絕了與世人接觸的機會。
573
-
紅色的對聯不敵歲月與氣候的侵襲而斑駁難以辨認字跡。
555
-
閂是木門與琉璃鐵門毫無違和的結合在一起,午後的陽光毫無阻攔的在這裡穿過形成瑰麗的光影,這不僅是門,更是藝術的體現。
545
-
散步累了,就來青田茶館歇歇腳,來杯好茶品味當年。
1681
-
古老的茶具與古老的突窗,一切就是這麼的契合。
572
-
鬼瓦一角。
737
-
充滿西藏風情的蒙藏委員會建築,在藍天與陽光下更為突出。佇立在此靜靜的欣賞,彷彿可看到布達拉宮前藏族禱告的五色風馬旗迎風飛揚。
796
-
充滿藝術氣息的馬賽克玻璃大門。
603
-
青田街 麗水街 街景 公寓 門窗 日式房屋 教會 伊斯蘭 回教
722
-
青田街 麗水街 街景 公寓 門窗 日式房屋 教會 伊斯蘭 回教
656
-
青田街 麗水街 街景 公寓 門窗 日式房屋 教會 伊斯蘭 回教
472
-
青田街 麗水街 街景 公寓 門窗 日式房屋 教會 伊斯蘭 回教
438
-
青田街 麗水街 街景 公寓 門窗 日式房屋 教會 伊斯蘭 回教
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