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一小時—北門周邊散策
在柯P鐵腕拆除了北門路橋後,讓這座清朝留下來的城池終於重見天日。由北門到中山堂這一條路,古意處處,適合在忙碌的車流中放慢腳步細細品味。(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
北門廣場完工後吸引了許多遊客到此打卡拍照。不過令人更在意的是北門旁邊的台灣鐵道部辦公廳舍建築。1919年落成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辦公廳舍,這棟仿都鐸式建築的廳舍至今已經98年,目前內外已經整修了差不多,預計2019,也就是落成百年之時開始對外開放。
986
-
雖然還沒辦法一窺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辦公廳舍的內部樣貌,不過單是外觀就很有看頭。例如圓形弧狀拱門旁的圓柱頂雕飾,就可看出當年對鐵道部的重視。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還是十分美麗。
654
-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辦公廳舍採用的建材除了水泥、石材以及紅磚外,想當然爾,台灣有名的檜木自然也成為當年建材的主要部分。在鐵道部古蹟的右邊就可以看到檜木雨淋板的外觀樣貌。
1111
-
不過較為可惜的是在立面入口上方的台灣鐵道部標誌並未隨著復原。一般來說日式建築的老虎窗大都是圓弧形,這裡卻採用方形的設計。
639
-
轉過頭,原本被北門高架道壓得喘不過氣的台北郵局以及北門(承恩門)終於重現天日。經由北市府的精心打造後,呈現出另外一番氣象。整個廣場不是種種花草就了事,而是盡力的復原當年的情境讓參觀的人可以遙想當年一番。
686
-
北門高架道拆了,整個場域也開放了,算是空間解嚴吧?只是車潮依舊忙碌,快速駛過的現代化車輛對應著北門,有種古早與現代錯置的感覺。
620
-
非假日的北門觀光客稀稀落落,行人匆匆走過,很難對它撇上一眼。
572
-
穿過台北市碩果僅存的城池木門,就好像穿越了時光隧道般。但是穿越過去的依舊還是喧鬧的台北市。
518
-
北門廣場現今樣貌。
547
-
北門廣場還重現了當年建築的技法。很多人都會問,北門城牆在日本人拆除後,到底用到哪裡去了?答案是....「下水道」。
534
-
彰化扇形車庫全國知名,但是更多人根本不知道台北車站也曾有過扇形車庫的存在。位置就在現在重慶北路一段以東,市民大道以南,北平西路以北這個區間。北門廣場的地上特別鋪設了一條象徵性的軌道,朝著當年扇形車庫的方向前進。
844
-
當年的北門與其他城門構成了台北精華地段,套句現代的術語就是蛋黃區。穿過城門以北的方向則是蛋白區。如今不管是前後都是貴到一個不行的精華商業住宅區。
791
-
透過早年日本明信片就可以看到台北郵局與北門的樣貌。(翻攝)
543
-
在近日同個角度拍一張照片,與前途比較之下就可以發現台北郵局的變化有多少。
608
-
已經是古蹟好多年的台北郵局,依舊持續在運轉中。之前被北門路橋壓抑的身影如今終於釋放。
1892年落成的台北郵局,原本是木造平房,但因郵務量大增而不敷使用,因此於1928年興建新的郵局,並於1930年落成啟用。比較特別的是台北郵局現在是四層樓建築,當年可是只有三層樓,而且還有突出的大門與五連圓拱門。
725
-
仔細看一下台北郵局的屋頂時鐘,居然還正常使用。只是這座時鐘是哪時候設立的則不得而知。
1014
-
與現在的豪宅相比,台北郵局一點都不遜色,而且更有味道。
583
-
延平南路(右)博愛路(左)現況。
1033
-
延平南路(右)博愛路(左)日治時期的樣子。可以發現日治時期在供電以及電訊上有很大的進步。(翻攝)
810
-
博愛路現在則成為攝影者最愛逛的相機街。當年的加藤時計廣告現在換成了相機廣告。
668
-
原以為撫臺街洋樓邊的老建築也是日治時期留下的仿督鐸樣式建築,不過真相總是殘酷的,這只是後期現代建築而已。不過話雖如此,整體感覺也頗有韻味。
。
522
-
大面積的塗鴉牆讓這個老舊的建築有了新的生命。
627
-
撫臺街洋樓一景。
664
-
撫臺街洋樓也十分值得參觀。立面的老虎窗與舊北投車站相呼應。
983
-
沿著延平南路(撫臺街)往南走,會抵達現在的中山堂(台北公會堂)。這塊土地見證了清朝統治、清廷割讓台灣、日人治台、日本投降、台灣光復等重要歷史大事。
663
-
中山堂過往可推到清朝時期。當年清廷在此附近興建了臺灣省布政使司衙門,作為清官吏辦公處所,然後在現在中山堂的位置興建了欽差行臺,作為當時行政首長及其隨員來臺視察時辦公及居所。1895日人統治台灣,欽差行臺成為日人統治台灣的暫時辦公區,直到現在的總統府(當年總督府)完工後才搬離。
為了紀念日皇登基,欽差行臺被拆除,興建了台北公會堂,也就光復後改名的中山堂。
495
-
原本矗立於捷運西門站六號出口的基座,戰後移到了中山堂廣場一角當成國父雕像的基座。形成了基座是日本人做的,上面站的卻是中華民國開國國父的景象。
572
-
對照許多人用相機紀錄的習慣,更有人選擇用筆與畫紙來記錄當下。
383
-
北門對面的三井倉庫因西區門戶計畫暫時拆除,現在則是重建中,只是重建的位置就不是當年矗立的地方,而是東移了51公尺。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