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一小時—-齊東街散策
隨著歲月的流轉,台北城有許多老屋老街留存,隨著本土文化意識抬頭以及推動文創產業等需求,原不受青睞的老街屋紛紛進行整修後重新出發。現在就由台北齊東街開始,一起來認識見證歷史的臺北城老街屋。(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
齊東街日式宿舍群就位於齊東公園旁,原本傾頹幾乎敗壞殆盡,在這幾年又受到重視而有翻修計畫。
635
-
由齊東公園高處看過去,可以看到對面齊東街雙號的日式宿舍目前敗壞的模樣,目前僅能維持現況,若經費允許情況下也將會進行修復,但是要恢復當年的模樣難度非常高。
682
-
位於中正區的齊東街與濟南路一帶舊稱幸町,1920年開始日本政府大量興建職務官舍。類似的地方在台北還有師大路、臨沂街、杭州南路附近都有。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一併將日本人離開而閒置的官舍配置給中央的高官。經過歷史的推移逐漸敗破,直到台北市將其劃入市定古蹟與歷史建築群而有新的契機。
2115
-
部分日式宿舍已經拆除成為綠地。左方圍牆上還可看到當年建築的痕跡。
371
-
日式宿舍於2012年整修完成後,目前有台北琴道館以及台北書畫院兩個非營利單位進駐。其中台北琴道館以發揚古琴為己任,除了有古琴介紹外還有教學。
607
-
台北琴道館的圍牆大門並不是面對宿舍裡面的大門,而是開在旁邊。推斷是外部水泥圍牆應為後期中央政府官員進住後所興建,因此因應風水的關係,圍牆大門沒有與房屋大門在同一軸線上。
608
-
台北琴道館內陰鬱蒼天,內部大門前有一株老樹,為日治時期所種植成長至今。
644
-
午後的冬陽斜斜的照映在大門口兩旁板凳上,散發著幽靜的氛圍,與幾步之遙的忠孝東路車水馬龍相比有著天壤之別。
399
-
台北琴道館與後面台北書畫院的建築本體較為完整,因此整修起來也比較容易。若仔細看還是可以看到整修的痕跡。
389
-
側面牆面大面積的開窗,可引入戶外的光線讓室內較為明亮;玻璃部分採用花紋毛玻璃,可兼顧隱私與採光。至於架高防潮通風的地板是日式町屋的特徵。
615
-
後院部分屋子呈L型排列,有幾座大踏腳石可讓屋內的人方便進到後花園休憩或整理。
377
-
台北琴道館日式宿舍一景。
721
-
台北琴道館日式宿舍一景。
895
-
台北琴道館屋瓦部分大都是重新置換過,因此整個感覺較新。
393
-
台北琴道館日式宿舍內部大門口一景。
733
-
由大量的梁柱就可看出當年的格局。原本接待客廳部分現在改為古琴表演或教學用場地。
339
-
後院部分較不擔心隱私曝光,所以採用透明玻璃。
420
-
整修完時也重現傳統日式圓窗。
781
-
側邊原本用為臥房的廂房現在則是作為古琴文化展覽用。
340
-
台北琴道館日式宿舍內部一景。
1340
-
這是老屋子才會有的房屋稅籍牌,也就是說在當年這棟房屋有被編入稅籍當中。這張稅籍牌的區域還是已經消失的「城中區」。稅籍牌相關演變可看這裡http://museum.mof.gov.tw/ct.asp?xItem=3700&ctNode=62&mp=1
842
-
房屋稅籍牌上的文字有由左至右跟由右至左兩種,見證了中文書寫習慣的演變。
609
-
台北琴道館一景。
393
-
走過齊東街日式宿舍群,抬頭還可看到後期興建的方形水泥水塔,這是早期台北自來水歷史的見證物之一。
408
-
看完了台北琴到館後,轉往後面的台北書畫院,去體驗一下琴棋書畫中的書畫氛圍。台北書畫院前身也是日式宿舍群之一。整個宿舍群建造時雖然延續日本工法,但也因應台灣氣候有些改良。
711
-
在台灣的日式建築大特色部分與日本看到的傳統町屋一樣,例如有「出窗」的設計。所謂出窗就是窗戶突出於建築壁外面,然後再窗戶上方設有簷板,是為了因應台灣多風多雨的氣候。
2833
-
台北書畫院全貌之一。可看到外牆大量採用裝飾雨淋板。
867
-
台北書畫院後院。
497
-
台北書畫院後院另一個角度。
727
-
台北書畫院外觀。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