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青年瘋農 醜蔬果大翻身
記者余祥/台北報導
二十幾歲的都市青年多半少有農村生活經驗,但近年來掀起農業風,台大學生組成「醜蔬果大翻身」團隊,販售醜蔬果、減少浪費,淡大學生則成立了帶著社員實地耕種、採收的「城市農夫社」,還有政大生創立「卡維蘭」公司,創造商機,讓桃園市復興區拉拉山的水蜜桃農民自產自銷。
配合不同的蔬果產季,淡大城市農夫社帶領社員們到附近果農農地,採收洛神花,補充不足的人力。(城市農夫社提供)
「長得醜,不等於不好吃!」
「醜蔬果大翻身」由6個台大學生組成,他們拜訪農家時親眼看見田地上,留著因為又醜又小而未被採收的馬鈴薯,而其實台灣有3成的蔬果就是因沒有好的賣相,成為在農田上等著腐爛、無法進入市場販售的「格外品」。
但對農家而言,每一個辛苦種出的蔬果都是寶貝,因此「醜蔬果大翻身」透過網路平台幫忙農友銷售長的醜、但一樣好吃的蔬果,也時常舉辦市集與消費者互動,希望翻轉消費者對醜蔬果的歧視、減少浪費,就曾有消費者回應說,「現在才知道原來這麼醜的蘿蔔也可以吃。」
當城市農夫 下田實作
出身農家、淡江大學「城市農夫社」社長黃怡玲則是看見了農村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因此創立社團,配合蔬果產季,帶著淡江同學親自下田整土、翻地和採收,幫忙大學附近的農友採收農作物。
許多社員回饋說,「彎下腰除草,才知道每一粒米的珍貴」,重新建立與食物和土地間的連結。不只是為農友帶來人力,「城市農夫社」也會傳授各式的農業技術給社員,黃怡玲說,「拿鋤頭的施力點、耕作方式都是一門學問,若去當地幫忙,農家還要教我們,反造成對方負擔」。
資訊透明化 收入多3倍
政大國貿系畢業的洪毅昕則是因為在復興區高義國小的服役經歷,發現當地果農「種的比賣的人賺的錢少」,因此創立了「卡維蘭」,以較高的價錢、售價的7成向農民批貨,建立透明化資訊的平台,讓消費者知道水蜜桃出自哪裡、果農也清楚收益分配,「去年就為果農帶來3倍收入」,讓果農過著更穩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