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會建議修勞基法 對不同類型員工做區分

2017/06/09 12:10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台北市美國商會昨(8)日發表《2017台灣白皮書》,重批我國勞基法新制是「開倒車」,建議應修正勞基法,並對勞力型、知識型的員工加以區分,給予不同的法規架構,而非一體適用。

台北市美國商會昨(8)日發表《2017台灣白皮書》。(圖/聯合新聞網)

白皮書也指出,許多專家不相信非核與減碳目標能同時實現,會員企業更關心電力能否充足而穩定的供應,且電力成本具競爭力。台北市美國商會呼籲,政府必須對企業界說明未來十年的電力管理規劃,並讓工業用電大戶能夠定期與經濟部及台電代表會面,掌握電力的前景;另外,要維持電力的成本競爭力。

台北市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表示,蔡政府這一年來的政績好壞參半,但勞基法修正案必須重新考慮,因為新制適用的是舊的產業型態,台灣要往知識型、服務型的經濟體發展,就不應再對工時、加班費和其他工作條件給予層層限制,「車要開得快,不能用舊輪胎」。

台北市美國商會在白皮書中,對勞基法新制採取的措辭相當強烈,直指「勞動法規問題重重」,因為政府清楚表明未來經濟繁榮要靠創新驅動,但勞基法新制的嚴格規範如同開倒車,甚至以「父權」來形容勞基法,批評將扼殺創新和創意,也會嚇跑台灣極力希望爭取的國際人才。

若要解決問題,台北市美國商會認為應修訂勞基法,且不同類型員工需要不同的法規架構,工作條件相關問題不能指望一套制度一體適用;美商會也強調應擴大工作時間的彈性,如將四周彈性工時開放至各行業,以及擴大責任制適用範圍,尤其薪資水準在一定程度以上者,應該不再是需要勞基法強制規定保護的弱勢,建議放寬高所得者適用責任制。

台北市美國商會也對台美貿易關係、能源政策提出建言,認為台灣若要加強對美的貿易關係,簽署雙邊的公平貿易協定似乎可行,但台灣必須在現存的貿易問題上做些讓步。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