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ASS通勤月票上路 學者:政府陷入低價補貼迷思

2023/07/04 09:58
聯合報記者周彥妤、楊竣傑/台北報導
 
TPASS通勤月票上路,政府聲稱交通成本更平價,就能刺激更多人使用公共運輸。但學者專家指出,錢不是關鍵,滿足民眾最後一哩路需求,深入社區網絡,提升便捷程度,才是治本;且政府一直陷入低價補貼迷思,不僅公共運輸宛如「跳樓大拍賣」,仰賴票價凍漲、靠補助支撐也養成民眾對公共運輸服務低廉的錯誤認知,只會導致產業結構衰弱。
 
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說,就提升搭乘捷運人口而言,過去雙北定期票效果並不理想,官方分析僅增加不到百分之二。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也說,政策方向應設法讓月票的使用人口增加,減少民眾使用私人運具,而非僅既有月票使用者的大眾運輸使用量增加,讓原本月票通勤族成本變得更便宜而已。
TPASS通勤月票上路。記者許正宏/攝影
李克聰說,完善接駁轉乘,是當前交通月票最缺乏的配套,也是最大挑戰,整合YouBike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既然政府也推行其他共享運具,能銜接效益會更好,但若無法納入月票,就考驗地方政府,提出何種深入社區的對策。
 
張勝雄說,靠政府補貼的公共運輸產業,只會日漸扭曲,讓產業結構惡性循環,失去競爭力,雙北公車票價凍漲廿多年、台鐵票價廿八年未漲,都是代表案例,從業人員看不見未來後人力大量流失,公共運輸票價應回歸市場機制。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說,各生活圈、縣市壓低公共運輸價格,猶如「跳樓大拍賣」,但汽機車使用者移轉到公共運輸的關鍵不是價格,而是便捷程度,尤其公共運輸費率已夠便宜,降價效果有限,能否節省時間,達成多目的移動,強化服務,才是關鍵。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