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進南進不如上進

2014/05/25 09:57

記者于國欽/綜合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於1994年初前往東南亞度假外交後,即開始推動南向政策,經濟部廣發「南向政策說帖」並積極與東協各國簽署投保、避免雙重課稅協議及提供融資保證,以協助企業前往投資。

西進南進不如上進圖。(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前總統陳水扁於2002年7月底表示政府會做為台商投資東南亞的後盾,隨後行政院確認重啟南向政策,經貿首長於半年內一一走訪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並恢復官方高層對話。近日越南排華暴動導致台商損失不貲,台商二十年來會赴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投資,固然是因應全球化生產的趨勢,其實也是政府兩度啟動南向政策使然。

在1994年政府啟動南向政策之前,依東協各國政府統計,台灣歷年累計投資總額僅170億美元,至2001年升至430億美元,而到2013年底再度倍增至814億美元,南向政策的效果顯著,其中尤以對越南的表現最為突出。

我對越南投資額驟升

觀察對外投資可參考兩份資料,一是我國投審會核准對外投資的統計,另一份是各國官方的統計。依投審會的資料,從2001~2013年我赴越南投資的累計金額由8.3億美元驟升至61.5億美元,而依越南官方統計,同期間我對越南投資已由70億美元升至272億美元,不論哪一份都顯示,台灣對東協國家的投資持續成長。

我國於1994年、2002年之所以兩度吹起南向的號角,主因大陸經濟逐漸開放,台商西進絡繹於途,南向政策旨在分散企業赴海外投資的風險,然而,儘管企業呼應南向政策赴越南、泰國、菲律賓等東協國家投資,但西進的步伐並未曾放緩。

依據我國投審會的統計,歷年累計至2001年底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還不到200億美元,至2013年底累計已高達1,336億美元,台商西進的速度較南向,猶有過之。

然而,全球化布局並非沒有風險,1994年南向政策啟動不久,就發生印尼排華工潮,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東南亞各國,各國匯率劇貶,台商受創甚深,近期越南排華暴動、泰國宣布戒嚴,其對海外台商的衝擊,不言可喻。

而台商赴大陸投資當然也有風險,早年台商赴大陸投資,到處受歡迎,但隨著大陸經濟起飛,他們也開始有所篩選,2006年起大陸不再批准低水平、低附加價值的勞力密集產業進駐東部沿海的出口加工區,此外,自2010年以來更出現調薪潮,使得勞動成本大增,這對於全球化競爭,獲利逐漸稀釋的企業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前年,政府看準台商海外投資壓力漸升,提出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希望藉此引回國內的投資活力,這項措施雖有些效果,但我們若從2001年以來的國內民間投資觀察,投資成長有限,2004年民間投資已逾台幣2兆元,但直到去年也僅2.2兆元,近十年相較於海外投資的熱絡,國內投資明顯低迷。

國內投資明顯低迷

我們簡單以近十二年(2001~2013年)的國內外投資比較,依投審會統計,我對大陸累計投資在這段期間成長572%,而對亞洲(東協為主)投資也成長266%,相對國內製造業的固定資本存量僅成長95%,這說明國內投資相對不足,這也就可以解釋何以近年台灣經濟會如此沉悶了。

在1994年初南向政策甫推動之際,時任經濟部長江丙坤曾多次語重心長的表示:「西進、南進、不如上進」,遺憾的是,二十年來我們上進的速度始終不及西進、南進。長此以往,台灣要重返昔日的榮景,只怕比登天還難。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