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 下個五年穩中求新
2023/01/15 09:08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2022年12月27日獲頒總統令,新任期從2023年2月26日到2028年2月25日。這是楊金龍2018年上任總裁來的第一次續任,向來低調的他獲續任當日傍晚,透過幕僚回應:「感謝長官給我機會,為國家服務,會和本行同仁繼續全力以赴,謝謝大家的關心與鼓勵。」
環球金融雜誌(Global Finance)2022年8月公布2022全球主要國家央行總裁評比,楊金龍拿到A,為任期內的第三個A,比2021年的A-,上升一級。楊金龍依舊一貫回應,「這是全體國人、政府行政團隊及央行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
擁有英國伯明罕大學經濟博士學位的楊金龍,在台灣的學歷是政大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他為央行長期培育的人才,自經濟研究處研究員作起,歷經經研處、外匯局,駐倫敦代表辦事處和業務局的歷練。
楊金龍的首任總裁工作,接手的是「14A總裁」彭淮南累積20年的榮光。沒有足夠的央行歷練功力,不要說這個棒子很難接的穩,可能連伸手出去接棒都是顫抖著。所幸,他在擔任副總裁期間,一直是彭淮南的重要助手,累積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的實務經驗。不同的是,大環境變動太快,他必須在央行總裁重責中,重新找到政策定位,更要讓央行的政策力量展現出來。
第一屆任期內主持過12次央行理監事會議的他,在2022年第四季、也是首屆任期最後一次理事會的會後記者會上,媒體終而還是提問「新手總裁的五年心得?」
「這五年,對中央銀行是很大挑戰,我的心情每年都有不同挑戰,而且每年都愈來愈高」,楊金龍說,自己秉持「平時如戰時」的理念,對於大小挑戰都要很關注。他沒有脫口「苦」字,還謝謝大家一起努力。
楊金龍首任總裁職務的五年期間,大環境發生中美貿易戰,全球疫情爆發、美國貨幣政策三度寬鬆,以及2022年最棘手的俄烏戰爭、歐美大幅升息、高通膨,和最後迎來的經濟衰退。同一時間的台灣,大部分時間的情況逆勢全球,海外台商大回流翻轉民間投資大成長,經濟成長率一度突破6%,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挺升27元常態近兩年,防疫也是全球範例。
在此情況下,央行貨幣政策到底要跟進國際趨勢?還是關起門來做自己?這期間開設的中央銀行臉書帳號,成為央行與輿情溝通點,其中互有支持者與反對者留言,酸民狠酸央行措施,支持者總是給掌聲加上愛的抱抱。央行行政團隊常感到兩難,楊金龍從未厲言,放手讓有才的小編揮灑。
現在的央行理事會成員任期和總裁不同,也會有不同意見,成員裡有媒體貼標籤的鷹派,以民主社會的台灣多元管道釋放個人觀點,例如有學者理事出書重批前總裁彭淮南的政策,有以兼任台灣大學教授頭銜在《台灣銀行家》雜誌投稿「提醒」貨幣政策的不足;有靠向中央研究院院士用力「體檢」台灣貨幣政策。楊金龍總以「央行虛心接受各方的意見」回應。
值得鼓掌的是,楊金龍不讓自己和央行受困於各界批評,他大步踏出央行大門,在關鍵時機到重要單位專題演講,每一次的演講,都是重要政策的公開說明,演講內容也都是自己帶著經研處團隊一起討論。例如財金公司主辦的金融資訊系統年會,總裁的專題演講是央行數位貨幣(CBDC),清楚說明央行對數位貨幣的態度和未來虛擬資產的準備;到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60周年活動的專題演講,從央行立場把台灣的通膨與貨幣政策,對著學問淵博的經濟家們詳細回顧。
中研院的場合是史上首度央行總裁在中研院專題演講,可視為央行正式回應稍早公布的中央研究院《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楊金龍沒在演講中霸氣宣揚央行的豐功偉業,還多次敬稱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是「老長官」,結束後親自走向學者握手致謝,最後加上一句「很喜歡學術界」,體現他的心胸開闊、謙虛為懷。
楊金龍迎向第二任央行總裁任期的2023年,央行再拋出「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 」,檯面上是配合我國政府2050年淨零轉型規畫,央行率先針對氣候變遷恐對金融穩定、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所作出的完整行動方略。然而,即使金融政策先行者的美國聯準會,對此議題也仍在摸索試行,央行就公開「兩大政策目標,三大核心策略,五大類政策措施」,且是央行內部跨局處向總裁報告後共同端出,並以開放心態邀集各產學界一起行動。
在原有的傳統貨幣政策及公開操作工具穩固基礎上,楊金龍第一個五年總裁任期提出許多創新議題,在他的第二個五年總裁任期,預估也會新意不斷,異議者勢必要多作功課,才能跟上央行前進的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