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減法配套 經部擬推租稅減免
記者蒼弘慈、陳宥臻、王莫昀/台北報導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砍國內碳排放量,引發工總與石化公會等業界抨擊「不顧產業死活」,經濟部官員昨透露,正研擬配套機制,除將就各產業訂出效能標準外,近期將與財政部等單位協商,將中小企業投資節能減碳設備,納入《產業創新條例》,給予租稅減免。
《溫減法》日前獲立院三讀通過,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直言,新制要求2050年碳排放必須減量至2005年的5成以下,標準太嚴苛。政府不替產業想配套措施,就規範出這麼嚴苛的標準,等於是逼產業外移、出走。工總更指出,中小企業資金不足,根本毫無應變能力。
工業局副局長蕭振榮說,儘管有些產業害怕受到衝擊,但如果年底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屆大會,訂出更有約束力的標準,此時不通過,反而對台灣產業影響更大,目前首要做的是,將各產業的效能標準訂出來,預計將在半年到1年內訂出。
蕭振榮表示,目前排碳量最大的產業是發電業,燃煤占全國發電47%,就算改成天然氣,其排碳量也約燃煤的一半,其他高耗能產業如石化業、鋼鐵業,排碳量也較多。
能源局官員指出,已針對石化、鋼鐵、水泥、電子、造紙等五大耗能產業,訂定節約能源與能源效率指標,今年元月水泥業已須依規定辦理,其他四產業將在今年底前陸續落實,明、後年紡織也將納入規範。未來會分年分期將全部產業納入。
業界擔心《溫減法》上路,中小企業首當其衝,若無配套,恐掀倒閉潮,經濟部官員昨透露,最近正檢討《產創條例》,針對中小企業投資節能減碳設備,給予租稅減免。
官員說,大企業因應力能佳,加上過去已就耗能產業進行輔導,未來計畫以表揚方式,鼓勵加速減碳,但中小企業沒資金也沒資源升級改革,這部分近期將與財政部等單位協商,納入最新一波《產創條例》檢討範圍,若修法通過,未來只要中小企業願意投資節能減碳設備,便適用租稅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