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渣危機 政府應嚴肅面對

2017/01/16 10:21

記者林憲祥/高雄報導

台灣鋼廠面臨最大的困境,除了關稅、國際市場競爭,環保問題最是最大的內憂。其中關於爐渣的處理,更已使得某些鋼廠的生產面臨威脅。林弘男認為,鋼廠產出的副產品去化問題,政府應嚴肅面對,並訂定明確的政策,讓副產品能夠有效再利用,以協助業者打開通路,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林弘男表示,像爐石來源都有一定的證明和規格,而且確實可以再利用,只是有些業者使用比例不當,等出了問題,就無法抵擋外在的力量,遭到汙名化。

但再利用的「價值」不應以市場行情判斷。他舉例,像農產品如生產過剩,在市場上就失去它的價值,被視為廢棄物,但若發生缺貨,價格漲得很高,就不是廢棄物。應視其「本質」是否有再利用的價值,將其視為循環經濟,廢清法也應加入循環經濟的概念才對。

他舉例,中鋼的高爐石都拿去加工做高爐水泥,轉爐石的爐渣,只要按照比例調配,就可再利用,譬如和瀝青混合使用,用來舖設馬路的效果非常好,重點是要嚴格管控、使用得宜。

若不適合做為結構用材,至少也可以做水溝蓋等,總之這些鋼廠副產品若單純被視為汙染物、廢棄物,不僅業者感到委屈,也是資源的浪費。

林弘男指出,目前電爐廠的氧化渣和還原渣都被法令卡住,公共工程業者都不敢用,對於此問題,政府應該對大眾說清楚講明白。

事實上,公共工程單位可以訂定CNS標準,業者也可訂定自律公約,只要正常利用就不會有問題。為此,鋼鐵公會曾和工業總會拜訪交通部,希望協助將這些副產品能使用在公共工程方面,但仍是不了了之。

結果就是造成目前許多鋼廠的爐渣堆積如山,林弘男憂心,如果這些爐渣無法去化,廠商又沒找不到堆放的空間,接下來連正常生產都會出問題,他呼籲政府要嚴肅面對鋼鐵業的爐渣危機,「一味禁止不是辦法,少數人的不當使用,不應該影響合法業者的生路。」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