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擬討回牡丹社事件頭骨 有望成台首例國際遺骨返還

2020/04/23 09:59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愛丁堡大學解剖學博物館藏有四具台灣原住民頭骨,可能是清末「牡丹社事件」的重要遺物。原民會今在立法院報告時指出,已與文化部召開會議討論返還事宜,將由屏東縣政府邀集相關單位辦理部落諮商會議,共同研商後續辦理步驟與方式。
 
文化部文資局古物遺址組副組長劉明興指出,文化部已透過駐外單位向愛丁堡大學探詢返還意願,對方初步表示「不排除」返還。據了解,這四件遺骨是存放在博物館倉庫中,並未公開展示。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所長劉益昌表示,若成功爭取返還,將是台灣首例國際遺骨返還例子。
 
大英博物館拒絕將館藏明星展品木乃伊返還埃及,認為大英博物館有保存世界文明遺產的責任。記者陳宛茜/攝影
 
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昨赴立院專題報告「原住民族文化資產保存現況與發展及原住民族產業紓困振興計畫執行情形」,在報告中提及此事。文獻顯示,這四具頭骨取得時間為1874年至1875年之間 ,地點為牡丹社(Botan),與「牡丹社事件」發生時間相符。
 
1874年,日本以「八瑤灣事件」原民殺害琉球人為由,出兵攻打台灣南部原民部落,史稱「牡丹社事件」,是近代史中日兩國第一個重要外交事件。學者研判,這四副原民遺骨是由日軍帶走、賣給美軍,輾轉流至歐洲。
 
劉明興表示,多年來,有不少學者提到愛丁堡大學這四具遺骨,還有人曾拍照記錄。去年屏東縣政府向文化部申請「歷史再造現場」專案計畫時,重提此事。原民會與文化部先後開了兩次會議,研商遺骨返還的步驟與可能性。
 
也有原民部落耆老質疑真實性。劉明興表示,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規定,將先舉辦原民部落諮商會議,取得部落共識後,可先進一步在英國先做頭骨DNA測試是否為原民遺骨,再討論返還事宜。
 
1970年代,台灣便有將原民遺骨返還部落的例子,但迄今尚無國際返還遺骨的例子。當時台大人類所將所收藏的「霧社事件」原民領袖莫那魯道的遺骨返還部落,葬於霧社事件紀念碑旁。劉益昌表示,返還先民遺物是近年國際博物館界重要趨勢,尤其是具神聖意義的祖先遺骨,美國已多次將原民遺骨返還印地安部落。
 
也有博物館拒絕返還。多年來,大英博物館拒絕將館藏明星展品木乃伊返還埃及,認為大英博物館有保存世界文明遺產的責任,一度引發英國和埃及兩國關係緊張。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