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製程用油高溫恐致癌 食藥署擬納管

2019/11/22 10:09

中國時報記者林周義/台北報導

巧克力、餅乾等製程中使用油脂的產品,經過高溫處理後,可能產生具致癌性的汙染物質「縮水甘油脂肪酸酯」。食藥署近期擬比照歐盟作法,訂出限量標準,對食用油、嬰兒奶粉及副食品加以規範,預計明年上半年預告,成為亞洲納管首例。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是食用油經由200度以上的高溫後產生的汙染物,常見於棕櫚油製作的產品,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A級致癌物。

巧克力、餅乾等製程中使用油脂的產品,經高溫處理後,可能產生致癌性汙染物質。食藥署擬比照歐盟作法,訂出限量標準,成為亞洲納管首例。示意圖/中時報系資料照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具動物致癌性,可能導致腎癌、腎小管異常,但在人體上並無致癌證據,屬於人體可能致癌物。其每日耐受量(TDI)為每公斤0.8微克,在體重輕的嬰幼兒身上較為危險。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歐盟去年訂出限量標準,限定每公斤植物油、動物油,不能含有超過1000微克的「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嬰幼兒食品的「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每公斤不能超過500微克;粉狀、液狀嬰兒奶粉及副食品則每公斤不能超過55、6微克。

廖家鼎表示,食藥署近期曾針對市售相關產品進行小型監測,均未超出歐盟標準上限,民眾可安心使用。目前國際上僅有歐盟針對「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加以規範,食藥署明年上半年將預告限定標準,創下亞洲首例。屆時,該署將給予業者緩衝期因應。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