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種樹 整棟樓都是我家森林

2016/09/17 09:41

記者葉建宏、鄭朝陽/專題報導

把自然帶回都市,把人帶回自然。廿層樓高的「若山」系列集合住宅首部曲「若餘山」,坐落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上,從每戶陽台探出頭的樹冠,把整棟建築妝點得綠意盎然,遠望彷彿是都市裡的一座山,成為亞洲第一棟在高空陽台種樹的民間建築。

坐落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上,從每戶陽台探出頭的樹冠,把整棟建築妝點得綠意盎然。(翻攝自網路

房地產界用「森林系住宅」形容若餘山,乍看建築外觀,目光都會被吸引,走進社區大門,退縮卅公尺種植櫸木林,連接二樓的梅樹林,再銜接各樓錯層陽台的大樹,形成這座「垂直森林」,用意就是讓住戶回家時,彷彿漫步在山林中。

氣候變遷 思考人與土地

開發商半畝塘團隊負責人江文淵是建築師,愛好園藝,一直想蓋種滿樹的建築。他說氣候變遷、熱島效應,讓人類重新思考建築與土地關係,「房子蓋起來,樹不該消失」。

他決定在三樓以上、迎風面以外的東側 、西側和南側陽台種樹,把都市逐漸消失的綠找回來,建立自然生態與人類和諧共好的居住環境。

住戶讚嘆 螢火蟲道晚安

坐在其中一間保留戶陽台,輕風搖曳著九芎的枝葉,遠眺周邊無限寬廣的景致,心自然沉靜下來。走進落地窗的客廳,樓下住戶的九芎枝頭上,幾隻鳥兒上下跳躍著;住戶說,白天聽鳥語,晚上偶有螢火蟲來道晚安,「回家就不想出門了」。

「看四季的變化最有意思了。」住戶描繪樹木春天發新芽、夏季長新葉、秋冬落葉,搭配四時不同的生態,「住在這裡很有時間感,美得像首詩。」

種回綠樹 把氧氣還都市

半畝塘環境整合研發長顏偉純說,九芎、櫸木會隨季節落葉,為建築更換表情,夏季枝繁葉茂時,這層「綠皮層」可阻擋陽光直射;冬季落葉時邀請陽光進屋,都有助減碳。

顏偉純表示,一般建築的外皮都是水泥,只會反射日照的熱、排碳;若餘山的外表是一大片樹的皮層,不斷吸收大氣的熱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還給都市,成為清涼有氧的都市小綠島,「如果愈來愈多大樓願意把樹種回來,都市會更美好」。

設計理念 「彷彿一座山」

「減碳是附加價值,我們想蓋的是一處心靈安住的居所。」顏偉純和半畝塘這群建築人想的始終不是奇特的建築形式,而是設法安頓住戶身心,目前找到的答案是:人要靜下來,「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自然能幫助心靈安住,是促成半畝塘把建築變成「彷彿一座山」的設計理念。顏偉純說,除了種樹,住戶想種可食植物也行;重點是開發一處基地,既然無法掌握原有的生態,至少要盡力創造微生態環境,爭取「把自然帶回都市,把人帶回自然」的可能,讓這些「綠」建築串成都市的翡翠項鍊和生態跳島。

成本不低 維護也是學問

除了種樹綠化,若餘山講究建材的碳足跡,像外牆不貼二丁掛等外磚,同時努力減廢,把建材剩料移作下一建案再利用。

半畝塘團隊首開在房子裡種樹先河,除先期投資成本不低,這些綠資源的維護管理也是一門不輕鬆的功課。目前樹木維護委託園藝廠商為住戶代管,兩個月繳一期數千元的管理費,慢慢「技轉」給住戶。

公開技術 盼望同業跟進

半畝塘團隊克服無數困難成功打造若餘山,因為稀有,叫好也叫座,房價扶搖直上。半畝塘一開始不藏私,公開技術讓同業共修,盼創造環境共好,但多數同業都回以「等你們種(樹)成功再說」,暗地裡被譏是一群傻瓜,如今跟隨者愈來愈多。

接下來,半畝塘要推出「合山」、「蒔山」等新作,在「建築裡種樹」玩更多創意,除了讓住戶在三合院型態的空間採果釀造,還有結合植栽的「草木之梯」,從地面散步到天空,體驗藍染樂趣,把綠融入生活。

把自然帶回都市,把人帶回自然。廿層樓高的「若山」系列集合住宅首部曲「若餘山」,坐落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上,從每戶陽台探出頭的樹冠,把整棟建築妝點得綠意盎然,遠望彷彿是都市裡的一座山,成為亞洲第一棟在高空陽台種樹的民間建築。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