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普濟殿3款彩繪孔蓋 說在地故事

2020/12/27 09:28
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台南市府水利局與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合作,打造3款在地人文特色的彩繪汙水孔蓋,以中西區普濟殿做為試辦區安裝在周邊人行步道上,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這是台南首次以彩繪方式製作汙水孔蓋,未來考慮擴大到其他文化據點。
 
普濟文史研究協會執行長蔣文正說,昔日普濟殿有七角頭,以其中3處「本廟邊」、「試經口」、「下粗糠崎」做為3款孔蓋主題特色,訴說在地四聯境與七角頭地名的由來。「本廟邊」指台南形狀像展翅鳳凰,稱為「鳳凰城」,普濟殿則在鳳凰的鼻子之上,為網住鳳凰,此地街道四通八達如「八卦網」,普濟殿位在八卦中心。
 
昔日普濟殿有七角頭,台南市水利局與普濟文史研究協會以其中3處「本廟邊」、「試經口」、「下粗糠崎」做為3款孔蓋主題特色。記者鄭維真/攝影
 
「試經口」據說過去只是由4間大房子呈現「口」字排列的小聚落,成了居民集合商物貨品據點,後取台語發音「四間口」為「試經口」;「下粗糠崎」的「崎」是指陡坡,上、下粗糠崎以聖君廟街為界。
 
韓榮華指出,這次普濟殿藉由燈會活動,盼將在地特色融入公共工程汙水孔蓋,水利局製作3款共30座特色孔蓋,細說地方由來,除了讓台南巷弄更增添趣味,遊客透過彩繪圖案可進一步體會台南之美。
 
韓榮華表示,彩繪汙水孔蓋以環氧樹脂製作,可防滑、不易脫落,透過此次試辦,未來在其他有文化特色的區域也會考慮建置特色汙水孔蓋,有助社區發展。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