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高齡化 15年後平均工作年齡55-64歲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我國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將於今年達到最高峰,明年起開始下降,到2061年時,我國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從74.1%下降至只剩50%,國發會建議加速推動延後退休或漸進式退休方案,維繫經濟發展的動能。
受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衝擊,國內勞動力人口面臨下滑壓力,國內勞動人口平均工作年齡也將逐步走揚。 報系資料照
我國正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危機,國發會近年多次示警,我國勞動人口衰退,將影響國家發展。
國發會預測,我國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數,將於今年達到最高峰的1736.9萬人,之後受少子化影響開始下降;我國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由2014年的74.1%,持續下降至2061年的50.4%。
少子化造成台灣工作年齡人口比重持續下滑,另一方面隨著台灣即將在三年後進入高齡化社會,國內主力工作者的工作年齡也有攀高的趨勢。
國發會指出,目前國人平均工作年齡以35歲至44歲為主,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甚至超高齡化社會,估計15年後,國人平均工作年齡將提高至以55歲至64歲為主。
官員指出,由於勞動人口占總人口比例持續走跌,為保持我國長遠社會、經濟發展動能,必須提早推動漸進式退休,提高勞動者多元的生涯發展選擇與所得,適度增加我國勞動人口。
國發會指出,漸進式退休的起源可回溯至1970年代,歐洲各國為因應兩次石油危機,以實施提早退休及部分退休制度等,回應當時的大量失業問題。
1980年代世界人口結構走向高齡化,各國一方面面臨年金財務壓力,另一方面由原本解決失業問題的政策導向,改變為因應工作年齡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提升中高齡就業的議題方向。
以德國BMW為例,2012年提出因應人口變遷人力因應方案 ,以推動漸進式退休,包括允許員工於退休前六年,上班的工時減半,同時搭配彈性的工作型態。
國發會建議我國可參考其他國家經驗,引導企業及人才運用,鼓勵企業視其需要,主動提供中高齡者漸進退休機會,引導員工適性退休,以充分運用中高齡人力,補充我國勞動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