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效應 昨天台北搖好大好久
2014/02/23 09:20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宜蘭昨凌晨發生芮氏規模五點四地震,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表示,昨天的地震屬於板塊隱沒帶地震,這類地震的規模通常有五到七級,若發生在台灣本島,震央多在宜蘭、台北。台北盆地因地形及土質鬆軟,會因盆地效應,振波能量停留久,感覺「震動大、搖好久。」
昨天凌晨四時二十五分,宜蘭縣發生芮氏規模五點四的有感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幸未傳出重大災情。(記者鄭清元/攝影)
吳逸民指出,昨天因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接錯動,菲律賓海板塊向下,隱沒在歐亞大陸板塊底下造成地震,屬於隱沒帶地震。
吳逸民說,這類地震較常發生在台灣東北部外海,但台灣本島也不是沒發生過,最近一次較嚴重的是一九九五年六月廿五日,震央在宜蘭的六點五級大地震,當時還造成新北市土城一帶的房子倒塌,所幸沒有傷亡;一九八○年、一九○九年也都有紀錄,一九○九年的震央在新北市中和,芮氏規模七點三,也造成房屋毀損。
「這類地震規模再大一點,就會對台北造成很大傷害,不容忽視。」吳逸民表示,板塊隱沒帶地震若發生在台灣本島,震央易出現在宜蘭、台北,雖然不常發生,但如果震央在台北盆地、規模再大一點,對人口密集的大台北地區來說,後果難以想像。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正洪指出,板塊隱沒帶地震可能一兩年發生一次,「可能沒傳出災情,媒體沒報導,就沒被大眾注意。」林正洪指出,這類地震的深度深,影響較不大,但如果震央在台北盆地,屋齡老舊的建築物有可能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