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國是東區會 花蓮力爭自貿港
記者段鴻裕、徐庭揚/花蓮縣報導
經貿國是會議東區會昨天在花蓮舉行,部分場次因發言民眾較少,政府部會及中研院院士正好可以回應、釋疑,成為直接對話溝通的模式。部分與會人士都認為「經貿國是會議」應常下鄉,花蓮縣長傅崐萁希望能「多聽地方意見,好好解答與解決」;宜蘭縣政府計畫處長李守正認為,許多政策應該講明白,多辦幾場。
經貿國是會議東區會昨天在花蓮舉行,花蓮縣長傅崐萁希望能多聽地方意見,好好解答與解決。(好房資料中心)
經貿國是會議東區會議集結產、官、學界及地方人士與會,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別就《全球化趨勢下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台灣加入區域經貿整合與兩岸經貿策略》兩大議題簡報與引言。今天上午將由共同主持人說明東區會議的建言與結論。
共同主持人柴松林提出台灣高齡化比日本速度快,將嚴重影響生產力及資源分配,台灣不能再倚賴勞力產業,資源要重整、並提升教育品質、照顧更多老人。另位共同主持人吳茂昆提到東協整合後,東南亞將形成類似美國、歐盟的經濟體,台灣與東協連結,變得非常重要,「全球問題,在地解決」是國際趨勢,花蓮有豐富資源、物產與天然環境,應倚重健康養生、天然淨土的優勢,作為台灣起步的典範並開創新興產業。
花蓮縣長傅崐萁以花蓮力爭自由經貿區、自由貿易港為例,希望中央政策鬆綁,讓地方縣市放手一搏,「從前是國家較勁,現在是城市競爭。」他舉韓國在1999年靠世界銀行的協助重整,2006年就趕上台灣,2007年已超越台灣;他強調,「港市合一」是世界潮流,花蓮自民國92年推動自貿港,作足準備,希望以城市為軸心逐鹿國際,也願直接對人民負責,帶動鮭魚返鄉。
傅崐萁說,1949年後的嬰兒潮,現已到退休年齡,花蓮有醫療、觀光、養生、國際會議及寄宿學校等條件,中央如能全力支持自由經貿區和自由貿易港,足以因應人口老化的衝擊,更能留住高端醫療人才,不讓泰國、韓國專美於前。
東華大學教授夏禹九以瑞士、德國為例,建議政府不要忽略扶植小型企業;公行系教授高長表示,服貿協議是政府重要政策,反對聲音也多,政府可從2009年兩岸簽訂ECFA至今對對台灣的利與弊來分析,並維持與其他國家經濟往來。花蓮縣工業會理事長陳玉村說,本土勞工要保障,但也不反對服貿,政府應加強宣導說明;而台灣的農產品如蒜頭等一離開產地,價格就非常貴,政府應重視。
花蓮縣觀光旅遊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梁愛迪表示,與外國協談時,觀光局層級不夠,應升格為觀光部;政府對宜花東的觀光政策也應更明確。花蓮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錦水建議落石頻繁的太魯閣可興建纜車,欣賞美景也確保安全。
與會人士建議加強改善花東對外交通,結合在地特色及創業門檻較低的優勢,吸引更多年輕人到花東創業;政府也應制定「FTA整體方略」並與產業、民間溝通,檢討現行貿易救濟機制,建立單一窗口,化解對大陸開放國內市場的疑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