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搶救二戰遺跡 倡寡婦樓原址重建
執筆/江家華 策畫/謝錦芳
新竹市東區有一棟「寡婦樓」,為二戰期間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址,1949年國民政府由大陸撤退來台,有50多位女眷先行安置在煉油廠二樓廠房,她們多半與先生失聯,以最克難的方式在大通鋪上搭建隔間,形成「屋中屋」的奇特結構,也使得「寡婦樓」名稱不脛而走。
寡婦樓被連夜拆除後,才圍起鐵網管制。(徐養齡攝)
這棟曾見證二戰的遺跡,本月4日卻慘遭大型機具連夜夷平,如今望眼放去只剩紅磚瓦礫,不僅讓文史工作者錯愕,也更讓在地居民惋惜。先前四處替守護寡婦樓奔走的中原大學景觀設計系教授趙家麟與當地文史工作者,從最初的「遺址保留」訴求,轉為「原址重建」。
日治燃料廠 成收留女眷宿舍
趙家麟受邀至中國時報和正聲廣播電台合作「新故鄉動員令」節目現場,接受主持人、作家劉克襄訪問。他特別展示寡婦樓模型(比例1:100),解釋寡婦樓「屋中屋」的特殊結構,是難得一見的二戰建築,也不斷重申原址重建的重要性。
「現在新竹光復路、建功國小、光復中學一帶,過去全部是日本第六座燃料場的範圍。趙家麟解釋,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因燃料油增加的需求,在高雄左營興建第6座燃料場,卻因為轟炸頻繁,被迫遷移至新竹。
橫跨2時代 科技重鎮碩果僅存
日本海軍第6燃料廠遺址原來有上百棟建物,也因都市發展陸續拆遷,僅剩下與眷村共生的9棟樓房,包含已拆的寡婦樓,都是近年來碩果僅存,趙家麟說,「這是老廠房保護了這些居民,居民也反過來保護這些建築物。」
新竹市東區為高科技重鎮,座落在此的寡婦樓不僅在歷史上橫跨兩個時代,從日治時代的第6燃料廠廠房,到民國時期只收留女眷的宿舍,也影響了兩個時代的科技發展。
日本學者河口充勇在《台灣矽谷尋根》一書中曾提及,新竹科學園區的前身,就是日據時期設在新竹市光復路的「天然瓦斯研究所」。當年,天然瓦斯研究所就是以高科技協助燃料廠煉油,樹立化工科技的新一頁。直到日本人撤離、國民政府接收後,陸續擴編,成為今日的工研院。
二戰終結70年 促設戰爭博物館
「新竹在日據時期是高科技的龍頭,現在更是科技重鎮。」趙家麟說,清華大學校園土地部分接收自海軍第6燃料廠,也是因為這些學校,新竹培育出科技高端人才,因此,他們也嘗試說服科技公司一起推動成立戰爭科技博物館或戰爭歷史博物館。
趙家麟補充,這塊土地也曾經歷二戰、國共戰爭、冷戰等三個時代,鮮少人知道冷戰時期,美軍眷村的黑蝙蝠中隊也曾駐紮於此,「許多經歷過二戰的國家都有戰爭博物館,像是德國、波蘭等,讓人記取教訓,將來不要在重蹈覆轍。」今年又是二戰終結70周年,若是成立戰爭博物館,更具特別意義。
趙家麟說,很多眷村爺爺奶奶,當年為國抗戰,不得已遷到台灣,誰會料想到一住就是60幾年,就再也沒回家過。寡婦樓被拆後,很多人希望可以原址重建。
重建的意義 影響台灣建築史
他也指出,寡婦樓的重建意義,不僅是這棟建築本身的意義而已,還能在台灣建築史上留下深厚的影響。他也將連日來文化團體的決議,透過空中播送,包括對新竹市府及文化局提出原址重建的提案;對身為地主的國防部,提出重新思考歷史保存的做法,用容積轉移協助原址重建;也希望文化部協助將9棟第6燃料廠指定為國定古蹟。
趙家麟說,「有人犯錯了,沒有關係,修正回來就好,但不能讓這錯誤一直下去。」(執筆:江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