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級」古亭畚 社區要保存推觀光

2015/04/14 10:36

記者賴香珊/竹山報導

南投縣竹山鎮中和社區仍保留鄉村面貌,社區內保存著15座「阿公級」的古亭畚,見證過去居民儲放稻穀的農村歷史,當地民代和居民盼將善加保存,並串連各處古亭畚規畫成文化景點。

中和社區仍存有農村時期儲稻用的古亭畚。(記者賴香珊/攝影)

竹山鎮民代表陳玉鈴說,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國內多數古亭畚已損毀,但中和社區尚有為數眾多的傳統穀倉「古亭畚」,是先人創建用來存放穀物雜糧的智慧產物,存在歷史逾一甲子,不僅是地方共同記憶,更具有文化傳承價值。

中和社區位處濁水溪和清水溪交會處,不少居民種稻養家,當地是鎮內重要穀倉;隨時代變遷,交通便利,農民收成後就將稻穀轉賣給農會或碾米廠,昔日用來儲稻的「古亭畚」日益荒廢。

去年9月,陳玉鈴意外發現中和里還存有15座超過60年歷史的古亭畚,其中3座因土地轉賣恐被拆除,她自掏腰包買下,評估建構農業文化觀光教學園區的可能性,當地民眾也樂觀其成,盼能保留並帶動在地文化和經濟。

黃姓居民建議,讓觀光結合當地文物特色,保存農村文化,發展深度旅遊;陳玉鈴說,透過「搜尋古亭畚」為主軸,讓遊客走進社區來場農村巡禮,她願意捐出古亭畚讓竹山公所規畫使用。

竹山鎮公所也與民代、居民三方討論,鎮長黃丹怡說,為有效活化舊有農村文物「古亭畚」,已向文史工作者請益,將依社區文化資產打造旅遊地圖,讓農村文化有更多面向的發展。

古亭畚藏老回憶 搬遷大工程

竹山鎮中和社區15座古亭畚散落在民宅旁或巷道路口,外觀多已斑駁殘破,穀倉內不再放置穀物雜糧,改堆放雜物或棄置垃圾,得知公部門有意整建保留,對古亭畚懷有濃厚情感的長輩們都大表支持。

「20多歲嫁進竹山,這座古亭畚就已經在這了!」93歲阿嬤林水葉望著陪她一起變老的「古亭畚」,臉上滿是欣慰;她說,過去全靠它儲存稻穀或番薯,搬離老家後沒空整理,被藤蔓雜草占據,以後有人幫忙顧,「比較不會覺得對不起它」。

80歲吳姓老農說,古亭畚看起來像極了戴斗笠的大頭,但設計很聰明,不僅能防鼠蟲,製作木窗不用釘子,僅用6塊木板和鑲嵌技術就能穩固,木板順序要排對才能密合,就像拼方塊一樣。

73歲曾姓村民則說,木窗就是古亭畚的出入口,小時候會趁大人不注意偷偷搬梯爬進爬出,被發現就免不了請吃一頓「粗飽」,現在想起來覺得有趣,「古亭畚藏著古早的務農記憶」。

當地居民支持建設農村文化園區,但對如何搬移古亭畚感到憂心,因為幫古亭畚搬家不容易,必須先敲下以石灰、牛糞和稻穀等製成的牆面,僅剩竹編結構後,再用棍棒墊在牛車輪底下,全里總動員推移,真是項大工程。

竹山鎮代陳玉鈴則說,中和里的古亭畚年代久遠,部分牛車輪鏽蝕,且現今已無牛糞、稻穀等傳統材料,也欠缺了解原始工法的老師傅,「底窄頂寬」的設計造成移置困難,盼有經驗者能協助交流,集思廣益讓先民智慧產物完整留存。

 

小檔案/古亭畚

「古亭畚」多分布在苗栗以南農村,是台灣農業歷史文物,主要用來儲放稻穀或番薯等雜糧,建築主體底窄頂寬,且壁面平滑,沒有門,僅留一扇四方形窗便於搬運存放物糧,能有效防治鼠蟲侵入,俗名又稱「氣死老鼠」。

傳統「古亭畚」屋頂多用茅草或竹管,建築結構是以竹子做骨架,用竹編當外殼,之後塗上稻米殼、牛糞、泥土等混合而成的塗料,最外層再塗抹石灰保固,木窗是穀倉的唯一出入口,出入都要爬梯,閉合則以6塊木板鑲嵌固定。

台灣氣候多雨潮濕,先民用鐵製的牛車輪做底,將「古亭畚」撐離地面,避免儲存穀物受潮,讓穀倉內部維持適當溫度和濕度,有效加長保鮮期,是先民的智慧產物。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