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快成無魚島」 北海岸魚種剩4分之1

2016/01/03 10:11

記者吳淑君、張芮瑜、王柔婷/基隆市報導

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卅年來北海岸魚種從一百廿種銳減至卅種,只剩四分之一,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台灣快成無魚之島。

基隆崁仔頂魚市每天湧進許多魚貨等待交易,民眾似乎感受不到無魚可吃的危機。如此豐盛的漁獲,未來也許看不到了。 記者吳淑君/攝影

去年十二月初,國際科學期刊Scientific Data發表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團隊的論文,提出上述驚人變化。

邵廣昭說,四十多年前台灣要蓋第一座核電廠,中研院前院長錢思亮要求興建前先蒐集環境背景資料,比較電廠運轉後的生態衝擊,當時他剛從研究所畢業,就參與這項調查。

核電廠需要抽海水當冷卻水,研究團隊一九八七年起做撞擊魚類群落監測,看看一年有多少魚被吸入進水口的攔截網裡,期間因衝擊不大中斷十年,前後累積十九年採樣資料。

研究團隊記錄的魚種逐年遞減,從卅年前的一百廿種大減至今剩不到卅種,大減七成五。經濟價值高的烏魚、白帶魚逐漸退場,逐漸被刺河豚和臭肚魚取代。

邵廣昭說,這個警訊透露多樣生物正在快速消失,卅年正好是人類一個世代,但對生態來說,卅年很短,卅年後可能就沒野生魚種可吃可看了。魚源減少原因很多,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破壞或氣候變遷等都有可能。

他表示,電廠的魚類撞擊採樣只是方法之一,還有其他資料尚未公布,其中包括潛水紀錄、漁民刺網和潮間帶採集。只是狀況都差不多,魚種數量都直線下滑。

漁民對魚源減少警訊很有感,七十四歲漁民邱清在北海岸海域捕魚逾一甲子,他說,近幾年漁民生活不好過,漁獲量少了兩、三成。

基隆市府海洋事務科長蔡馥嚀說,不少俗稱「三腳虎」的國籍扒網船在北方三島漁區作業,它們通常三艘一組,一艘聚光,兩艘用圍網大面積捕撈,「掃過」的海域,魚群數量幾乎歸零,「非常有效率,也非常可怕」。

漁民邱清直指流刺網是海洋殺手,不僅大小魚通抓,一旦流刺網卡在礁石,魚的家就沒了,整個魚區也死了。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