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房貸衝9兆 財經學者:「家庭經濟狀況」指數令人憂
2022/05/21 23:45
經濟日報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針對主計總處發布國情統計通報指出,今年3月底消費者貸款餘額10.6兆元,年增9.1%,其中9兆都是房貸,佔比最高,達84.7%,較去年同月底增9.5%一事,中央大學教授吳大任指出,推升消費者貸款餘額近年持續增加,高房價、高貸款額度絕對是主因,而令人憂心的是,受到本土疫情飆升影響,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當中的「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指數,5月的最新調查極有可能出現反轉,終結今年開始每月上升的態勢,由升轉跌。
此外,吳大任還指出,推升今年3月底消費者貸款餘額較去年同月底增9.5%,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去年部分產業員工領了高額年終獎金,在當時的景氣氛圍下,許多人對未來所得有較樂觀的預期,進而投入房地產。但,隨著景氣發展的疑慮已開始出現,他提醒金融業也要有所警惕,貸款授信的態度不可以太樂觀。
吳大任指出,影響家庭經濟狀況的二大因素,就是支出和收入。在支出部分,由於高通膨現象已持續好幾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在接下來幾個月,要回落到3%以下的機率不高,如果民眾想要維持同樣的生活水準,支出勢必仍會維持在高檔,甚至還會再增加。
而在收入部分,吳大任表示,5月開始已有不少產業受到本土疫情飆升影響,像是餐飲、旅遊等內需產業再度成為重災區,不少星級飯店自助餐停賣下午茶,這也代表著員工工作時間減少,所得當然也受到衝擊。還有,5月的股市表現也不好,徘徊在萬六,這使得民眾的其他所得也受到影響。
除了高通膨、本土疫情已直接衝擊家庭經濟外,吳大任還示警,由於部分國家已出現停滯性通膨的跡象,美國也曾表示,一旦發現經濟衰退風險,有可能就會暫停升息,在全球景氣擴張力道近期已明顯趨緩,主要預測機構也紛紛調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這對台灣的出口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他預期在外需這部分,第3季將有可能浮現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