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貿協議6月完成? 陸學者:很難
2015/02/22 08:51
記者楊家鑫/台北報導
經濟部政務次長卓士昭1月29日高興地宣布,兩岸貨貿協議第10次協商,將在春節後舉行。看似有進展的背後,隱藏著陸方對監督條例尚未通過的疑慮。對於貨貿協議是否能在今年6月前完成,廈大台研院院長劉國深悲觀地表示,「現在看,很困難」。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12月訪台時,曾直接表達對監督條例卡關的擔憂,對服貿協議是否該繼續商談下去也感到疑惑,他說,「如果談完了,最終送到立法院又被卡住,或是被要求修改內容,豈不是白談了?」
陳德銘的說法代表陸方的疑慮,1月29日舉行兩岸經合會第7次例會時,海基會副董事長施惠芬致詞時表示,特別希望貨貿協議能盡快完成,並強調是「重中之重」。反觀陸方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對於貨貿議題僅簡單帶過,並不積極。
太陽花學運以來,兩岸交流放緩應是不可否認的現狀,只要監督條例躺在立法院一天,陸方對於後續協議的簽署,都存有深深的疑慮,尤其貨貿涉及降稅準備,陸方更擔心又遭更改。
劉國深表示,陸方主觀上希望兩岸能夠多交流合作,客觀上也能理解台灣內部的疑慮,願意給台灣時間。不過,台灣對大陸而言,算是很小的部分,監督條例若繼續拖延下去,後續協議也會被卡死,受損最直接的絕對是台灣。
淡江陸研所所長張五岳則指出,陸方必須清楚兩點,首先,兩岸經濟差距懸殊導致台灣民眾的疑慮,其次,台灣民眾受到非經濟因素影響,例如太陽花學運、恐中情緒。
陸方應將這兩方面納入考量,才有助推展兩岸交流。對於中韓FTA生效對台灣的影響,劉國深指出,「利益受損最嚴重的,應當是台韓同質性高的產業,例如面板、半導體、工具機等。」至於貨貿協議是否能在今年6月前完成,劉國深表示不樂觀,「現在看,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