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舉高就痛!這些職業為「旋轉肌袖症候群」高風險職傷

2021/10/18 09:13
聯合報記者卜敏正/嘉義報導
 
游姓電器行員工長期從事搬舉大型電器、到宅安裝維修,日前突然出現右肩疼痛、尤其右手臂舉高更痛,就醫檢查發現右側棘上肌肌腱部分撕裂,肌腱發炎,確診是旋轉肌袖症候群,鑑定為職業傷害,透過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復健,預估需3至6個月才能復原,若嚴重到需要手術、復原期更久。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家醫科醫師洪恩琪說明,肩關節是由旋轉肌袖肌肉群,及肱二頭肌等跨過肩膀的肌肉群維持關節穩定度,這些肌群在肩關節周圍,與三角肌協同運作,使人的肩關節能夠做出複雜的三度空間動作。
洪恩琪提醒,因職業病因果關係認定複雜,多數勞工對職業傷病認知不足,有需求勞工可到職業醫學科求診。記者卜敏正/翻攝
臨床常見不少患者,因長期反覆或持續手臂上舉動作,像營造工作員、美髮業、油漆工、汽車修護、球類運動員等皆為高風險作業內容;本案52歲游姓男子,工作20餘年常搬運重達60至90公斤冷氣、冰箱,工作時反覆高舉過肩出力的動作,因而罹患旋轉肌袖症候群。
 
洪恩琪指出,「旋轉肌袖症候群」泛指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 ,包含旋轉肌袖肌腱炎、旋轉肌袖撕裂傷,及旋轉肌袖斷裂等,累積性傷害是重要致病原因之一,長期工作內容須高舉過肩出力的動作,就可能罹患旋轉肌袖症候群病變。
 
她說,「旋轉肌袖症候群」常見症狀,肩部前外側疼痛及做高舉過頭的動作時產生肩痛,尤其是在肩部作外展70至120度左右加上內轉的動作時會疼痛,包括日常生活穿衣服、洗頭等行為都可能疼痛,疼痛位置約在三角肌外側之處,嚴重時,肩部外展及前屈時會有肌無力現象。
 
洪恩琪提醒,因職業病因果關係認定複雜,多數勞工對職業傷病認知不足,有需求勞工可到職業醫學科求診。職醫科醫師透過疾病確立、工作資料的統整,符合職業病診斷者可協助開立勞工保險傷病診斷書,由勞保局審核通過後,就醫可免繳部分負擔費用。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