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侵蝕 掩埋場崩落二度汙染

2018/01/07 10:04

記者張穎齊、張祈/綜合報導

基隆潮境公園及花蓮環保公園早年均是位於海岸線的垃圾掩埋場,在未先移除巨量垃圾,直接改建為公園,如今邊坡海堤長年經海浪拍打侵蝕,發生垃圾裸露甚至崩落海中造成汙染,還成為已故導演齊柏林《看見台灣》紀錄片中的素材,令人怵目驚心。

圖為基隆潮境公園。(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基隆八斗子潮境公園過去為「長潭里垃圾掩埋場」,自1976年啟用16年後封場復育,於2002年直接在上百噸垃圾上方興建潮境公園,但公園東北側海堤、邊坡經海浪長年拍打沖刷,近來草皮下垃圾裸露,甚至流入海中,造成海洋汙染。

但海科館強調,目前水質環境監測無異常,教育部已在2016年補助費用先修築一段海堤,以防海浪拍打侵蝕邊坡,剩餘部分將另行爭取預算施作。

基隆市政府與海科館考量挖除地面下垃圾恐造成「二度汙染」,現階段朝向逐年補足胸牆及護堤設施,暫不考慮移除垃圾。

同樣由垃圾掩埋場轉型為公園者,還有鄰近七星潭的花蓮環保公園,1987年花蓮市垃圾場啟用9年飽和後,封場後未移除垃圾,改建成花蓮市環保公園,由於海浪侵蝕造成垃圾裸露,炎熱天氣惡臭難聞,雖3度執行海岸護坡工程,修築擋土牆與蛇籠,投擲消波塊仍不敵海浪侵蝕。

花蓮市公所將向環保署爭取2階段工程預算整治,針對斷崖上封存垃圾做清運、護坡及加強排水工作。市長魏嘉賢指出,環保公園海岸線開挖後,預計將1萬立方公尺的土石及垃圾移至現有垃圾掩埋場,原地斜坡將以生態工法覆蓋沃土、設置植生草袋。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