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教育跨領域 找回自然風與光

2016/10/30 09:47

記者陳宛茜/專題報導

台南成大校區中,矗立著一座綠意盎然的建築─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它不僅是台灣第一棟零碳建築,也標誌台灣綠建築教育的重新起步。設計者成大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是台灣綠建築與綠建築教育的推手,台灣首本「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便在他手中完成。

台南成大校區綠建築,是台灣第一棟零碳建築

傳統只重造型設計

「一九九○年前,台灣沒綠建築這個名詞。」林憲德成大建築系畢業後,赴日攻讀東大建築工學博士,主攻節能與空調能源。

不過就在半世紀之前,每棟建築都必須是「綠建築」。在沒有冷氣、光電昂貴的年代,建築師必須注重自然採光、通風、隔熱,讓建築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玻璃和空調出現後,綠建築消失了。」林憲德指出,這兩種發明伴隨一九七○年代石油大量開採,讓人類產生「自然可以控制」的錯覺和欲望,建築教育把注意力轉向造型設計。

死背忽視氣候環境

一九九二年巴西舉行首屆地球高峰會,會中提出「生物多樣性」等三大公約。林憲德意識到,節能建築不只是能源問題,更是為了拯救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機,「它應該是一個全面、跨領域的概念。」

一九九五年APEC會議把綠建築列為議題,台灣開始正視這股潮流,找來林憲德協助訂出綠建築九大指標,並撰寫台灣首部綠建築評估手冊。

建築師張清華因設計台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北投圖書館,奪下「綠色建築師」美名。她透露,設計北投圖書館之前,根本不知道什麼叫「綠建築」,只因當時政府規定公共建築必須符合林憲德訂定的綠建築指標,「莫名奇妙戴上『綠帽子』。」

回憶一九八○年代的台灣建築教育,張清華說,唯一一門跟綠建築相關的課程叫「物理環境」,「但大家只會為了考試死背」,無法將它融入設計。課堂上也介紹蒙古包,卻將其視為「風土建築」,只談文化層面、完全忽略其順應氣候環境的節能設計。

面對能源危機,綠建築教育重返大學校園。但張清華說,美國大學的綠建築教育是整合式教育,學院裡有都市計畫、地理學、大氣等相關系所,跨領域學生一起研究、一起找到解決方式,台灣卻往往只是建築系單打獨鬥。

未來莫淪為數字迷思

去年,以「蘭花屋」參加二○一四年歐洲盃十項全能能源屋競賽的交大師生,成立「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成立後首件作品「台灣再製:常民構築」,便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交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表示,此一團隊以打造新世代綠建築為目標,名稱卻以「跨領域設計」取代「綠建築」,便是希望喚醒台灣綠建築教育缺乏的「跨領域」精神。

「綠建築教育必須是跨領域的生活教育,融合文化與科技,整體性解決人類文明與地球共同面臨的危機。」林憲德指出,台灣現階段綠建築教育五花八門,卻往往淪為公式計算的數字迷思。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