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悶熱防中暑 吃生薑助排汗

2022/05/01 08:47
中國時報記者 林周義/台北報導
 
5月5日就是立夏,意味著夏天的到來。中醫師表示,由於台灣的夏天又悶又熱,容易「耗心氣」,消耗心血管系統的能量,導致中風、頭痛、疲倦等,加上許多人愛吃冰,易有腸胃問題。因此,夏季也應留意室內外溫差,飲食則應避免冰冷食物,可適時補充溫熱性質的生薑、嫩薑,讓腸胃運作良好,把汗水排出,減少中暑機率。若感覺疲憊,亦可「吃點苦」,服用苦瓜湯、金桔茶。
 
新光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劉宗翰表示,台灣的夏天又悶又熱,加上室內外溫差大,戶外氣溫高達36、37度,而冷氣房則可能只有25度,會導致心血管能量被消耗,容易「耗心氣」,因此血壓變化大、頭痛、中風都是常見的問題。
 
醫師表示,台灣夏天常見腸胃不適,原因是天氣熱,民眾喜歡吃冰,對腸胃運作不好。圖為天氣炎熱,有民眾忍不住前往冰店吃冰消暑。圖/中時電子報
 
此外,台灣夏天的另一個特點是常見腸胃不適,原因是濕度太高、天氣熱,民眾喜歡吃冰的、喝冰的,對腸胃的運作不好。因此劉宗翰建議,在流汗後應補充電解質,也要避免太多冰冷的食物。民間俗語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就是因為平常吃太多冰冷的東西,必須補充一些溫熱性質的食物。
 
劉宗翰說明,夏天所吃的薑不是老薑、薑母茶這類很辣的薑,而是少量的生薑、嫩薑,平時就可以入菜,或是準備薑湯服用,每2~3天喝1次,達到夏季保養的效果,協助排汗、避免中暑發生。另因夏季會消耗心血管系統能量,有時流汗也較多,民眾可能會覺得很累,此時可「吃點苦」,但不是苦茶這種苦,而是「有點苦味」即可,例如苦瓜湯、金桔茶就很適合。
 
生活方面,劉宗翰表示,因為室內外溫差關係,穿著上要特別留意。另古時的《黃帝內經》教導民眾要配合日出、日落作息,生活上盡量合乎自然,因此他建議中午炎熱時別從事戶外活動,若要運動可以把握清晨、黃昏進行。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