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頻「出包」 機場服務費一年竟入帳39億元

2016/09/09 15:31

記者葉卉軒╱即時報導

桃園國際機場今年6月起至今發生多達九起「出包」事件,包括:天花板管線爆裂、屎尿噴灑行李轉盤,被批簡直像是落後國家等有辱國門的事件。對此,消基會今天召開記者會抨擊,我國機場服務費名不符實,將一半分配給觀光發展基金,僅將一半真正用在支應機場服務與設施,和鄰近的日本、澳門、香港很不同,政府應儘速修法,將其改為與實際性質更為相應的名詞。

桃園機場頻「出包」,機場服務費一年竟可入帳39億元。(圖/記者陳嘉寧攝影)

消基會董事長陸雲指出,近年來隨著旅行人數攀升,以及機場服務費自2014年5月從原先的新台幣300元,調高到500元,桃園機場收入大增,光在機場服務費項目上,就從2014年的約19億元的收入,來到2015年的約33.8億元,今年更預估將有39億元的進帳,占整體桃園機場收益近四成。

陸雲表示,桃園機場收入不斷創新高,但服務水準卻跌至谷底,令人不禁質疑,桃園機場到底把消費者繳交的機場服務費用於何處?

此外,根據消基會的調查還發現,日本、澳門、香港等地的機場服務費,皆用於機場服務設施的維護或硬體建設上,且名目清晰,只有台灣的機場服務費一分為二,既作為「發展觀光產業」,又作為「機場建設」,具有雙重的用途。

陸雲指出,儘管民眾每次出境隨機票繳交的500元機場服務費,相較於鄰近國家或地區的收費,例如新加坡樟宜機場、北京首都機場都超過800元,日本成田機場、韓國仁川機場則收取700多元。台灣的桃園機場服務費雖然相對便宜,但台灣的低價策略,主要是為了刺激觀光人潮,帶動旅遊產業,但桃園機場的服務品質卻每況愈下,即便收費低廉也無法達成預期效果。

且台灣桃園機場的機場服務費一半做為觀光局的觀光發展基金,另一半則進了桃園機場公司的口袋,但觀光局與桃園機場卻從未交代資金用途的細節,讓消費者的錢既繳得名不符實,也不明不白。

消基會呼籲,由於我國機場服務費一半分配給觀光發展基金,其用途與機場設施、服務相應,因此觀光局和桃園機場公司都應儘速公布其用途,以解答消費者的疑慮。同時,消基會表示,交通部與財政部也應加強監督桃園機場公司對於機場服務費的運用執行狀況。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