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藝文特區舊建築活化 溼地故事館開幕
2012/12/18 14:26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內的「溼地故事館」日前開幕,環保局指出,溼地故事館原為藝文特區內的舊建築,如今搭配多媒體及擬真棲地手法將其活化、再生成為溼地「生態教室」,成為推廣環境教育的最佳場所。
整棟建築物共3層樓,1樓主題為大漢溪溼地廊道、多媒體互動式遊戲-溼地小設計師、拓印區、以及可以留下美麗身影的溼地寫真坊。即日起至101年12月31日,每日入館前100位民眾,就能獲得一份神秘小禮物,天天不同,天天有驚喜。
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人工溼地不僅提供生物的棲息地,更能淨化水質,淡水河從過去中度污染達到目前全面輕度污染,RPI河川污染指標平均目前降為2.4,水質顯著改善,人工溼地為水質改善重要功臣之一。並強調環保工作是全民一體、往下扎根,溼地故事館的誕生源自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概念,新北市透過「溼地故事館」開幕,創造一個在地的「生態教室」,讓孩子們學習認識、尊重溼地裡的每一個生命,看見溼地內的精采故事,並感謝所有環保志工的付出與努力。
其中「溼地小設計師」區域,可以讓參觀民眾利用多媒體設施,設計屬於自己的溼地,「溼地寫真坊」則可以讓民眾挑選喜歡的溼地當作背景,拍下美美的全家福或好友合照,寄回自己的E-mail信箱,紀錄美好瞬間!
除了1樓以大漢溪溼地廊道為主題,2樓則模擬溪流從上游到下游棲地,從而訴說河流由源頭到海口的生態及特徵,並導入水資源概念,另搭配多媒體播放及相關特展。值得一提的是,2樓生態展示缸內,真實模擬滲水岩壁、溪流中上游、水田、埤塘等棲地,更可近距離觀察苦花魚、鯝魚、水燭、蘆葦等生物。
至於3樓除了綠屋頂、辦公空間,另設有追日型太陽能板,每年提供館內約3,777度電量,並降低2,417kg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在1樓戶外設置中水回收系統,蒐集定期更換的展示缸用水、雨水,每次可以處理36立方公尺的水量,供館內澆灌使用,達到再生及節能減碳的目的。
「溼地故事館」開館受到當地里長的肯定支持,指不僅可以成為老少咸宜平日與假日的好去處,也是學生環境教育的好場所,未來也會帶里民前來參觀,實際體驗館內23項豐富多元有趣的設施。另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賴榮孝參觀後表示,看了館內各項設施覺得非常感動,因為在興建過程中自己曾提供許多建議給環保局,如今都能實現,未來希望有機會可以和環保局合作,共同讓「溼地故事館」成為民眾認識溼地的最佳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