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走入社區 病患在地安養

2017/11/29 10:02

曹婷婷/台南報導

善終議題近年雖獲關注,政府卻未全面檢視照護制度缺漏;70歲林爺爺中風入住護理之家,10月因腸胃出血發現罹大腸癌,決定不做抗癌治療,出院返回護理之家,但腫瘤持續造成出血、疼痛,家屬、機構不知所措,奇美醫學中心安寧緩和照護團隊收案、訪視,林爺爺免於三天兩頭急診,後續照護不再無所適從。

內政部統計,最快這一兩年,65歲以上老人將比小孩多。(資料照,好房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台灣步入高齡化,在地安養淪為口號嗎?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謝宛婷說,台灣現有健保提供安寧照顧模式分為安寧病房、安寧共同照護及安寧居家照護,乍看包含各種需求,但實際存在不少鴻溝,讓可接受安寧照護的病人及家屬,陷在末期照護幽谷,寸步難行。

她說,第一個問題在於,接受安寧照護需有2個相關專科醫師判定為末期病人,並經評估符合健保收案條件,然而,需要安寧照護的病人,常常沒有醫師進行末期判定。以林爺爺為例,中風加上大腸癌,家屬和醫療團隊決定不作積極醫療行為,在死亡來臨前這段期間,當事人只能疲於奔走急診室,身心都是折磨。

再者,多數末期病人仍會選擇出院返家,走完最後一程,但家中照護環境、人力無法負荷的話,仍會選擇入住長照機構、接受安寧照護,但現行機構人力負荷過量,加上擔憂衍生糾紛,造成機構拒收,要不就是為了預防拔管,索性將人綁住,或一有病況,就叫救護車送醫院,問題還是丟回醫院。

醫療照護實務面出現瓶頸,此外,健保給付給醫院和醫師進行安寧照護的診療費,竟只比照感冒看診,費用完全一致,謝宛婷說,在沒有預算下,很難鼓勵醫院與醫師提供安寧照護服務,醫護像是「做功德」。

儘管如此,相較一般醫院多僅提供電話諮詢,奇美醫學中心2個月前,醫生搭配居家護理師走出醫院、走進機構,目前已收治5案,提供診治與定期訪視,謝宛婷說,奇美率先建置此一模式,未來希望由政府帶頭推動執行,莫讓在地安養淪口號。

 

田大權免費講座來啦!
直播沒說的只在講座教你!
【終極買房攻略】名額有限,要搶要快!
傳送門在此>> https://goo.gl/Zkm4th


田大權免費講座來啦!
直播沒說的只在講座教你!
【終極買房攻略】名額有限,要搶要快!
傳送門在此>> https://goo.gl/Zkm4th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