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通膨危機…外食漲最兇 看護也變貴
2024/03/26 09:33
經濟日報記者徐碧華、仝澤蓉/台北報導
80歲的江阿姨在先生過世後 ,便把40坪的永和老房子賣掉,獨自搬到兒子在台北市買的小套房。她把賣房的錢,分給孩子一些,剩下的錢就買了幾檔國外債券型基金,每個月大概可拿到幾萬元配息。
這樣的現金流,她目前覺得夠用,不過,經常外食的她,卻也發現,物價漲很兇。
「台大附近的燒臘店,三年前一個便當100元 ,現在一個130元;早餐店的厚片土司,也從一片26元,兩年來漲到35元」,」和許多高齡家庭一樣,「吃」不但是大開銷,也是漲最兇的,江阿姨說,一個人住,加上年紀大煮不來,外食與外送,便成了她的替代方案。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觀察,老人家花在吃的方面不會比年輕人少,「只是花錢的方式不一樣,年輕人會去餐廳吃buffet,有些長輩外食,有些則會選擇一些優質食材,並購買營養補充品。」
根據主計總處的「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調查,這幾年,個人照顧費用亦漲了不少。張淑卿說,漲幅大是因為缺工,「現在聘請一個家事移工,平均一個月的支出在2.8萬到3.2萬元間,如果要找本國勞工會更貴。」
她說,還好家事移工已跟基本工資脫鉤,但即便如此,月薪也經常調:2015年由1萬5,840元調高到1萬7,000元,2022年再調高到2萬元。 這是因為移工的本國工資在漲,國際間也在競爭移工,「以前日本不用移工,現在用了,我們只好一路尋找更便宜的 ,今年政府還和印度簽合作備忘錄了。」
住院請看護,也不便宜。張淑卿說,以台北市來看,疫情前行情在2,000到2,500元,現在大概一天要3,000元。
根據衛福部調查,國內老人需要別人照顧的時間,約七到八年。張淑卿說,若能縮短要人照顧的時間,拉長健康的年數,也是一種對抗通膨的方法。
另一個高齡家庭上漲較快的居住類,張淑卿指出,實務上反而問題比較少,這一輩的老人家通常有自住房子,不用租,但若是老了還需要租房,這幾年就會明顯感受到租金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