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復育 從保護棲地開始

2015/07/06 09:49

記者黃茹婷/西湖報導

苗栗縣西湖鄉龍洞村有清澈水源,也推廣有機耕種,但代表環境生態指標的螢火蟲就是不現身,南投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博士何健鎔表示,生態復育無法一蹴可及,村民首要工作是保護棲地,找出在地原生種。

螢火蟲是環境生態指標,有無清澈水質、適合棲地都是螢火蟲生長關鍵,何健鎔日前到龍洞村指導解說,他和村民現勘發現雖然有龍洞溪,夏季卻容易因「枯水」造成水源不穩定,但幸運的是村內有許多處池塘能提供汲水創造濕地環境,成為復育螢火蟲環境優勢。

部分村民提出「先營造螢火蟲生存環境再野放」想法,但何健鎔認為,應先建立民眾「復育以保育為前提」觀念,因為「野放」也許能加速螢火蟲復育,但是否會衝擊當地生態、野放螢火蟲存活率都要評估,建議村民透過田野調查找出在地原生種,記錄螢火蟲食物來源、生活環境、棲地環境等。

他建議村民細心保護棲地,農民耕種時也能盡量配合有機、無毒、不使用除草劑,他推估螢火蟲復育需要3至5年,龍洞社區居民目標一致,有機會加快復育的腳步。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