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土計畫法明年4月底上路 農業部啟動堆疊式給付新機制

2024/10/10 09:41
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綜合報導
 
因應國土計畫法明年4月底上路,農業部設立堆疊式給付機制,適用於特農區和一般農業區。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堆疊式給付不會和國土計畫法掛勾,也不會因為國土計畫法延期就不做,既有農民權益不會受到影響。
 
農業部將於10月啟動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說明會,初估給付預算達200億元,未來會擴大給付對象,生態環境給付部分過去只針對瀕危物種,後續會調整,糧食安全給付也將同步進行。
農業堆疊式給付之規劃架構
由於台灣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會員國,農業部指出,農業補貼有限額規範,規劃在WTO規範下,針對所推動的各項給付措施,建構生態服務堆疊式給付制度,並強化相關給付對於農一區的投入,確保農業發展地區實際從農的農民權益。
 
農業部9日在立院經濟委員會業務報告,因南部地區的農業使用規劃與國土計畫法有所爭議,陳駿季強調,農業多功能價值需要多加維護,因此規劃以堆疊加值方式推動綠色環境給付,包括農業環境基本給付、作物轉作獎勵,以及生產環境維護等措施,並放寬硬質玉米等作物領取契作獎勵,統稱為「堆疊式給付」,能兼顧糧食安全及確保農民收益。
 
截至今年8月底止,推動農業環境基本給付面積34.8萬公頃,較112年成長13%、轉(契)作面積14.9萬公頃,成長12%,生產環境維護面積8.1萬公頃,成長19%。農業部也持續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發揮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價值。
 
農業堆疊式給付架構的規劃,將鏈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農業部規劃以「農地對地給付」、「確保糧食安全給付」、 「生態環境給付」為主軸,配合「農業設施設備」、「農業金融支持」及「農業公共基礎建設」支持,以因應農業環境營造及從農需求,解除基期年限制,並鼓勵有機與友善耕作、生態及棲地維護、營造及水土韌性建構等措施,訂定農民配合前開農業措施得領取之給付及補助,共同維護農業環境永續。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