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林左裕
林左裕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學訪問特任教授,國立政治大學總務長,華視空中學院「期貨與選擇權」主講教授,美國傅爾布萊特(Fulbright)基金會駐校諮詢教授,對於台灣房地產市場深刻研究,觀點突出。
人氣 95253

不動產生命週期對「淨零碳排」應盡的努力

相關關鍵字

#不動產 #凈零碳排 #綠建築 #京都議定書 #多空觀點
文/林左裕
 
上週杜蘇芮颱風剛過,台灣東、南部及外島受創較重,所幸並未撲向中、北部。但在菲律賓則有多處土石流及洪水暴漲,帶走十多條性命。颱風離台後轉進中國福建、甚至深入華中肆虐,北京宣布11年來首度的暴雨「紅色預警」。在地球的另一端,加拿大亞伯達省在今年五月山林大火延燒超過800平方公里,迫使5000多名民眾離家避難。自去年底起在美國加州肆虐的「大氣環流(atmospheric circulation)」,也導致數百處土石流,造成十多人身亡。這些關於天災或極端氣候的災難新聞在國際間接踵而至,各國政府對地球生態及環境保護的重視也逐漸落實為「淨零碳排」的國際規範。
 
自1970年起至今,地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因高度的工業化而暴增八成,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也成為國際間共通的話題,節能減碳不僅是各國的共識,相關的碳排放規範也漸漸落實在國際公約中。在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第3次締約國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3) 簽署「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雖規範了各國碳排放的減量目標,但在無罰則或稅費要求下,並不具強制性,美國雖也簽署此協議,但並未送經國會通過實施。
 
不動產生命週期對「淨零碳排」應盡的努力(好房網News資料照)雨天 下雨 颱風 傘 陰天 交通(好房網news林美欣攝影)
 
在2015年, UNFCCC 之COP 21簽署「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協議控制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於攝氏2度以內,理想目標為1.5度。2021年於英國格拉斯哥的COP 26中,除了將全球氣溫升幅維持在攝氏1.5度內的理想目標之外,全球超過 100 位領袖也共同承諾將在 2030年前終止森林濫伐與洪災所致之土地流失等問題。2022年的COP 27在埃及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舉辦,目標為針對「巴黎協定」及「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加速及擴大規模,以正確及具體的機制推動氣候變遷之減緩及節能減碳等目標。
 
不動產之產業自原料生產、建造過程、銷售至使用階段整個生命週期佔整體碳排放之1/3以上,筆者甫完成之國科會研究案(林左裕,2023)中,針對不動產生命週期之各碳排放因素對相關業者進行問卷調查,包括營造及建設業、代銷及仲介業、估價業、專家學者及一般使用者。問項之第一層為上述各項目,第二層因子為各階段之次指標,即「原料生產」中之「砂石採集、木材砍伐、金屬鋼材及塑膠」;「建造過程」中之「材料運輸、建造方式、環保材料及使用能源」;「銷售階段」之「樣品屋、展示模型、銷售資料及廣告商品」;及「使用期間」之「能源消耗、水消耗、廢棄物及電能創造」等16項因素,在進行相對重要性之比較後,以「層級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Analysis) 進行排序,所得之分析結果簡介如下。
 
一、在不動產生命週期的四階段之碳排放因素中,各產業認為其重要性依序為原料生產(51%)、建造過程(29.1%)、使用期間(11.3%)、及銷售階段(8.6%)。 此結果顯示若能在營建原料及建造過程的工程研究上持續精進,將可大幅降低不動產之生產及使用期間的碳排,具體的方式除了材料工程及結構補強延長建物壽命外,拆除建物後之建材再利用工程也可減少廢棄物處理之負擔。
 
二、各專業對此四階段下的16項因素之碳排重要性排序如附圖1所示。其中前四因子為砂石採集、木材砍伐、建造方式及材料運輸。因此除了上述的原料工程外,「建造方式」可多採預鑄工法以減少工地現場之汙染; 在「材料運輸」則應儘量利用本地所生產之建材,以減少運送過程所造成的汙染。
 
三、儘管受訪者認為銷售階段之碳排最低, 但代銷業者在這16項因素之排序中,將「樣品屋」(含接待中心)之權重排在第7高(如附圖2),表示在銷售第一線的預售屋代銷業者認為「樣品屋」的興建及預售後拆除,造成相當多的廢棄物及碳排,儘管業者宣稱部分可回收再利用,但造價可達上千萬元的樣品屋之興建及拆除過程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及汙染。在虛擬實境及「元宇宙」的技術輔助下,政府實可輔導、甚至規範業者在銷售階段降低碳排,且這是短期內最容易達成的。
 
四、儘管在使用階段之碳排相較於原料及生產階段為低,但因使用期間甚長,因此在能源及水消耗、電能創造及廢棄物處理或循環等機制,仍應持續精進,這也表示未來的建築都應以綠建築為基本規範,不只公司之廠址、連個人都應納入碳足跡之記錄與評比。
 
根據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2023)之資料顯示,地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已造成南極海冰快速消失,創45年前開始記錄以來新低,消失的面積超過70個台灣。在全球積極追求節能減碳的過程中,減少碳稅(費)的課徵只是消極的配合措施,若能自不動產的開發及使用等階段,將減碳及循環經濟的觀念落實至各產業及家庭與個人,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將是可期的,這有賴於政府的規範與輔導、以及個人、家庭及產業的努力。
 
參考資料:
 
林左裕(2023) 「不動產生命週期如何達到碳中和之因素研究」,國科會補助研究案結案報告(MOST 111-2410-H-004-109 )。
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2023)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https://nsidc.org。
 
附圖1全體受訪者對第二層級16個碳排因素之權重分析圖
附圖1全體受訪者對第二層級16個碳排因素之權重分析圖
 
附圖2 代銷業者對第二層級16個碳排因素之權重分析圖
附圖2 代銷業者對第二層級16個碳排因素之權重分析圖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