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林淵源
林淵源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曾任職於十方與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1998年於台北市成立林淵源建築師事務所,曾入圍2018年TRAA第六屆台灣住宅建築獎等獎項,著有「房子在想什麼?」、「建築師,很有事」及「搞怪建築師進化中」。
人氣 9408

城市裡的綠色啟示錄

相關關鍵字

#植栽 #公寓 #危老 #都更 #結構 #漏水 #住的故事
文/林淵源
 
前些日子聽到朋友說,市區的住宅區巷子裡有棟五層樓公寓,頂樓住戶因為坐擁一整片屋頂露臺,也就理所當然在那個陽光、空氣、水最是充足的空間蒔花弄草。只是花與草通常只能滿足擁有一方小陽台的人,這家子的綠化規模比較大,除了花花草草,還種了樹,而且還是一棵可以參天的大樹。後來這棵有著美好綠蔭的大樹卻很無辜地成了屋子結構的破壞者,讓人不勝唏噓。
 
城市裡的人一站上天台,除了大口吐納搭配大字伸展的肢體以外,就是一定會被抬頭仰望的那一片沒有邊界的天空給迷住。這也難怪,人們每日在小巷弄裡穿越,縱使上了大馬路,也僅能在一個車道裡跟機車爭先,與公車搶後,好不容易靠到了路邊,還得留意大車轉彎時恐怖的內輪差。「空間尺度」這件事肯定是都市人的日常裡一道殘酷又非得面對的生存法則。於是有錢的人住到了公園第一排,不夠錢的只好先待在第二、三、四…排,又或者暫時委屈在遠遠會看到公墓的第一排。
 
城市裡的綠色啟示錄 (圖/林淵源提供)
城市裡的綠色啟示錄 (圖/林淵源提供)
 
也就這樣,那戶人家在多年前(聽說是兩代之前)就有一位爺爺在天台的一座花台種了一棵小樹,經過了數十載的風調和雨順後,小樹長成了大樹。你會納悶那樣的小花台又能撐起多高的樹?這時我可得提醒你了,有句話不知道你是否曾聽過:「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口」,我還記得是「侏羅紀公園」電影裡的一句台詞。尤其是樹根的生命力強大的樹種,只要有機會發現樓板或是牆面上的縫隙,便逐步讓細根往其方向延展,等細根長成粗條,小的水泥縫隙就被擠成大的裂縫了。接下來雨水會往裂縫裡滲透,這裡成了種樹人預期之外的生命道場,日復一日的天然滋養,有一天終於將樓板與牆體擠爆,成了一個結構上的脆弱點。老房子的問題從漏水持續演變成磁磚掉落、水管變形、樓板承重過載,然後逐漸成了令人擔心的危老結構。
 
我常在想,大自然裡所有的生命都是野放的。哪兒有出口,便存在著生命的契機。人們用了剛硬且凝固的結構框架,卻企圖將看似柔弱但生生不息的綠意關在裏頭。客氣一點的物種就委屈變成一顆造型滑稽的立方體西瓜,不想甩你的植物就向天空攀爬,往地下鑽掘。生命是不管佔據不佔據的,「區分所有權」這件事是人類訂出來的規則,如果想要跟自然界和平共處,在都市繁忙之餘培養「半農」的雅緻,那人們可就得謙虛地做點功課。
 
首先要記得不宜挑選深根型的植物,最好是能栽種在可移動的花器或者樹缽。除了可以避免影響樓板的防水效能,也能偶爾幫植物換個位置,享受不同的景觀樂趣。而且如果你還可以搬得動的盆栽,其重量就尚不至於超過結構的負荷。我有時候看到有人在屋頂平台上造的景(如果建造之前就已做好規畫設計的不算),又是疊水又是假山,一旁更是樹影幢幢,其覆土一層又一層,最後再放上幾顆禪意十足的大石頭,雖然造了一處城市桃花源,卻也讓房子慢慢多了些關節炎與風濕痛。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大自然的綠意美景人皆嚮往之。但之於這塊孕育萬物的土地,人類終究只是客人。自古以來英雄拓荒的故事雖然讓人佩服,但征服自然過了頭終究會被反撲,人類還是要謙遜以對,與環境和平共榮才是居住之道。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