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作者的最新文章 范世華
范世華 房地產講師,智庫雲端有限公司負責人,兼具有銀行徵審、鑑價及房仲業務實戰與人才訓練的豐厚資歷,發表過數本不動產的暢銷著作之後,已晋升為出版發行人,並持續發行『房產財庫』及『財經智庫』等系列作品。
人氣 9984

有錢閒人買房不創業 迷失未來競爭力

相關關鍵字

#買房 #創業 #理財 #競爭力 #多空觀點 #置產秘訣

文/范世華

大家是否留意過身旁的人聊天都在聊些什麼呢?

一般上班族和學生,可能聚會聊天的時間多是在下了班、下了課的晚上或假日時段,而聊天的內容可能會是夢想和學習領域的事,談創意、談未來、談理想......聊到有關怎麼賺錢發財的事,年輕人的夢幾乎都是想擺脫現狀,不少人會有離開職場,去追尋一條創業、創新的可能道路,可是年輕人的資源畢竟有限,看到其他年輕創業成功的例子很少,在自己當下什麼都沒有,金錢和能力也有限的狀態之下,若有創業去勇氣,也多自知成功的機會很小。

信義商圈由於百貨眾多,人潮總是洶湧。(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但如果換個時間、場景,當大部分的人都在正常上班、上課的時候,另一批在公共場合聚會交流的人,聊天的話題內容就完全不同。同樣關係到錢怎麼賺的議題,我發現有錢有閒的人,真正有能力提供就業機會的,應該去創業的,卻反而都在關心房地產,彼此交流誰誰誰在哪裡有幾間房子?收租多少?或是因為在台灣或美國的收入多寡、要繳多稅,而考慮該不該放棄美國國籍等問題......

你會發覺同樣的場景,不同世代有不同的憂慮,年輕人在擔心未來可能的出入,有錢有閒的人卻還是在聊房市,即使感覺房地產增值的利潤不再高了,卻仍在比較哪裡和哪裡的房子能不能買?這就好像在比較錢要放在銀行定存或保險單裡(即使金融商品的利率已經非常薄了)才好?

因此有錢人在比較房市和比較利率,從頭到尾都不是在考慮把房子賣掉、或把錢花掉的方向,而是在想怎麼去選擇一個能夠把資產做安穩存放的地方而已。

比較下來,年輕人都在想要如何突破現況!有錢人卻是一直在想如何維持現狀!前者是為創造財富;後者只為保全財富。可是最令人覺得不公平的,是這種極積努力和消極逃避的分配結果,前者辛苦卻未必能夠脫貧,而後者反倒更加輕鬆創富。眼見這結構性的分配結果令人難以理解,這個社會環境到底是怎麼了?社會真的是病了!一個積極奮發的創業精神,卻輸給了消極守舊的結果。怎麼會是這樣?

我雖不年輕,但我也是個創業者,當我提供年輕人一些機會,為後進創造可能發光發熱的舞台,這時我才發現許多有才、有能力,同時肯付出、肯努力的年輕人其實比想像中還多,可是我們的社會整體所能提供他們發揮的舞台卻不夠大!

在現實與公平的競爭之下,機會當是給予真正有才、有能力的人可以功成名就;成果當是真正有付出、有努力的人能夠獲得的比別人更多。然而現今我們在資產財富分配的環境下,房市和產業的選項,卻彷彿在排擠創新、鼓勵不勞而獲!

因此,想要改變扭轉回歸公平正向的財富發展,我們可以試著去做的,首先是政府的主導方向,倘若政府不能在產業的發展為大家找出一條可行的途徑,那些真正有錢、有能力應該去創業提供就業機會的人,保守不去創業,那麼台灣下一個世代的年輕人也就沒有舞台、沒有磨練的機會。

其次,是在塑造社會風氣方面,媒體是可以發揮角色力量的,創業應是有錢人該擔起的責任與風氣,而非年輕人的火坑,如果這些有錢人持續消極,沒有興趣去聊各種創新、創業領域的話題,你想,社會創業和創新的風氣也就會有多麼地薄弱,那麼年輕人還能有未來與希望嗎?

有錢人的資金流不動、房價也難下得來!眼見「稅改」、「教改」……現今許多的政策已迷失了,「打房」和財富競爭的根本重點其實也並非在房價,更重要的是產業未來以及人才競爭力,停滯不前等於是畏縮逃避,改變現狀勢在必行,如果持續不改,和世界相比,我們的未來以及下一代,又將會有什麼競爭力呢?

好房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