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78

碧桂園債務影響和大陸當局因應之道

#寰宇 #碧桂園 #大陸房企
工商時報文/康彰榮
 
在過去兩年大陸頻傳的房企債務危機期間,公司財務體質相對健全的碧桂園,終於也承受不住大環境低迷的壓力,近期爆出兩筆國際債券因2,250萬美元的利息逾期未繳而停牌、瀕臨違約。
 
除了債券逾期未繳利息,碧桂園另一個壞消息是業績急轉直下,該公司在8月10日公布財測,預期今年上半年虧損多達人民幣(下同)450億~550億元。而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碧桂園毛利高達328.8億元,歸屬股東的核心淨利潤約26.1億元。
 
大陸房企龍頭碧桂園本月傳出無法如期付息,金管會擴大清查整體國銀曝險金額。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陸房企龍頭碧桂園本月傳出無法如期付息,金管會擴大清查整體國銀曝險金額。圖/本報資料照片
 
被外界公認為大陸房企績優生的碧桂園,熬過上一波以大為禍首的房企債務風暴以及疫情期間的房市低迷,正當大家期待大陸經濟復甦、房地產業將有一番起色之際,碧桂園債務爆雷頗出乎市場意料,不僅加深市場對大陸經濟欲振乏力的擔憂,大陸房企新風暴是否外溢至全球資本市場也引發各界關切。
 
對於上半年業績快速惡化,碧桂園的說法是,大陸房市整體尚未回暖,房地產行業絕對規模下降,資本市場信心修復尚需時間,公司整體經營壓力有增無減,特別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的影響,公司帳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階段性的流動壓力。
 
績優生掃到颱風尾,市場反應過度
 
細究碧桂園意外爆雷原因,可以發現其與大、融創等前一批房企債務違約存在明顯不同之處,更具體來說,碧桂園的爆雷風波更像是「掃到颱風尾」,實因是受到大等房企債務危機導致房市急凍的波及。基於碧桂園在行業的龍頭地位和過去表現,大陸政府勢必出手援助,因此目前市場對碧桂園事件的反應過度。
 
房地產業向來是高財務槓桿的行業,大陸房地產業此風尤甚。一般而言,房企先透過競價取得開發項目用地,藉此向金融機構貸款或發債,取得融資後展開該項目開發。
 
但多數大陸房企卻是將很大一部分融資再投入下一個開發項目,透過如此槓桿操作維持公司的高速成長。
 
在房市繁榮時期,這些房企自然可取得漂亮的銷售成績和財報數據,但背後不斷墊高的債務卻常被市場所忽略;但當房市步入低迷時期,下滑的銷售數據難以支撐借貸成本,加上金融機構「雨天收傘」,隨著房企債務逐漸到期,房市高財務槓桿的泡沫終將破裂。因此,資產負債表成為市場判斷一家房企體質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據。
 
大在爆發債務違約的2021年,淨負債比率高達152.9%,剔除應收帳款後的淨負債比率仍高達81%,現金短債比則是從上一年的0.78降至0.47。上述三項數據正是人行2020年整頓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淨負債比率小於等於100%、剔除預收帳款後資產負債率小於等於70%、現金短債比大於等於1),大無一合規,於是後續出現銀行緊縮銀根、開發項目無以為繼,接著掀起爛尾樓和住戶停貸風暴,大正是引爆房債危機和房市低迷的始作俑者。
 
相較下,根據碧桂園2022年財報,該集團槓桿水平持續走低,截至2022年底,現金餘額1,282億元,總負債2,713億元,淨負債比率(企業負債相對其股東權益的比例,又稱為槓桿比率)降至40%,是近十年以來的最低值。而在2022年前,碧桂園已連續多年淨負債比率低於60%。
 
官方振興房市,出招宜早不宜遲
 
碧桂園在交出2022年穩健的財務數據之後,2023年上半年業績和財務狀況卻急轉直下,並導致債務瀕臨違約,一方面說明大陸房地產景氣持續探底,未見好轉跡象;另一方面則顯示,大陸官方提振房地產行業的政策力道仍有待加強。
 
人行在去年11月公布「16條樓市支持政策」,要求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展開全面支持,包括鼓勵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貸款進行展期或調整還款安排,今年7月又進一步宣布適用期限延長至明年底,對於資金緊缺的房企可謂是及時雨;在需求端,大陸各地政府今年以來紛紛鬆綁限貸、限購等調控措施,希望刺激房市買氣,但截至目前效果有限,房市並未如預期復甦,可能繼續影響碧桂園等房企的業績表現。
 
相對於大的債務黑洞,碧桂園此次的財務問題相對和緩,相信透過債權人會議等手段債務可獲得展延而避免違約,但後續仍有待官方推出刺激房市政策來提振業者和投資人信心,且宜早不宜遲,才是讓碧桂園等房企跳脫泥沼、繼續穩健經營的良方。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