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氣 63

長期鼻塞人多成因也多 醫籲鼻塞兩周以上就應就醫檢查

#居家 #鼻塞 #鼻息肉 #鼻竇炎 #鼻中膈 #肥厚性鼻炎
聯合報記者周宗禎/綜合報導
 
很多人長期鼻塞、流鼻水,無法正常呼吸甚至喪失嗅覺。年輕學生因而張口呼吸、難入睡上課精神不濟。成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孫學安今午在衛福部台南醫院舉辦案例說明會表示,症狀成因很多,甚至可能是腫瘤,必須找出病根,才有機會正常呼吸。建議鼻塞兩周以上、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孫學安指出,長期鼻塞、流鼻水成因有鼻中膈或下鼻甲肥厚、息肉、鼻中膈彎曲,或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鼻腔鼻竇乳突瘤、過敏性鼻炎等。部分患者能跟症狀和平共處,但如嚴重影響生活,或可能惡化侵犯腦部、骨組織,就應果斷處理。
 

 

 

長期鼻塞人多成因也多,醫籲鼻塞兩周以上就應就醫檢查。記者周宗禎/攝影
長期鼻塞人多成因也多,醫籲鼻塞兩周以上就應就醫檢查。記者周宗禎/攝影

 

 

 

肥厚性鼻炎很容易有鼻塞症狀,照鏡子有時可見兩側鼻腔各有一塊粉紅色組織,那是「下鼻甲」。因肥厚造成鼻塞稱為肥厚性鼻炎,多因長期發炎如過敏性鼻炎、感冒、鼻竇炎等引起。
 
孫學安說,常見的過敏性鼻炎約一半症狀可控,但仍沒有根治方法。緩解噴劑常見類固醇、抗組織胺、去充血劑,建議先找專科醫師不要自己買藥。
 
他說,下鼻甲常被誤稱為鼻息肉,也常造成混淆。肥厚性鼻炎可先試類固醇鼻噴劑、口服抗組織胺。超過3個月沒效果,就須考慮手術。
 
較新手術方式有動力旋轉刀(自費約6000元)、無線射頻冷觸氣化棒(18000元);相較傳統切除兩者都有出血少、恢復快、黏膜保留完整等優點。
 
另大部分人鼻中膈天生多少有點彎曲,少數外傷造成。單純彎曲若無症狀可不理會,但過彎會造成單側鼻塞,彎曲處也易流鼻血,彎曲凹側邊易肥厚性鼻炎,嚴重鼻中膈彎曲也可阻塞鼻竇開口造成鼻竇炎。可以用「鼻中膈成形術」解決。
 
鼻息肉是透明果凍狀的發炎組織,不是鼻腔組織,形成多與慢性鼻竇炎、鼻過敏有關。常見症狀有鼻分泌物增加、鼻塞、嗅覺下降、臉部疼痛等,影響睡眠及生活。
 
鼻息肉不會自然消失,也難治療,較小的可採類固醇噴劑治療,較嚴重者可用「鼻竇內視鏡手術」。最近5年有醫院推廣「生物製劑、精準目標治療」,不過療程半年要花20多萬元、健保也不給付。
 
鼻腔鼻竇乳突瘤也常見,手術切除不同研究顯示仍有15%到70%復發,雖復發率可能很高,但為防止侵犯重要器官,還是建議手術。孫學安說,經手的個案都沒有在術後一年內復發。
 
他說,當腫瘤持續變大時可堵住鼻竇開口,妨礙鼻竇分泌物排出而造成鼻竇炎。若不移除病灶,未來10年演變成癌症可能性高達10%。切除後仍常復發,術後需按時回門診追蹤。

 

熱銷建案&網友看屋心得



好房網不只有新聞,還能找優質宅

好房網News粉絲團

成為好房網Line好友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好房網HouseFun,加我好友,房產最新消息每天整理給你→點我

頭版 總覽 圖輯 名家 專題 土壤液化 好房網TV 樂生活